前言:10月18日在多个媒体同步发表《活动类产品的探索之路》之后,受到一些同学的关注,同时也与几位大佬私下进行了探讨。时隔近3个月才出此文,对约稿的媒体朋友说声抱歉。我是一枚实干的PM,并非专职写产品评论的人。诚然,我同样需要多经历多思考才会出东西。

 

活动类产品的探索之路》与此文《职业社交类产品的探索之路》分为上下篇。若没看过上篇,请最好先看一下。下篇中沿用到上篇的观点,不会在此赘述,请见谅。此文为我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这3年来在职业社交类产品的探索和总结。

 

或许活动类产品切入点太小,不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许有些同学会笑笑,这么个产品会有前途么?带着疑问,一起探索吧。

 

关键词:互联网 生活 职业社交 活动

 

一、职业社交类产品现状

 

1、国内职业社交类产品现状

 

该阶段的探索认识引用自我于2012年7月31日的一篇博文《关于天际网的发展之路》。

 

总结

若邻网定位于职场招聘求职,偏点评。                   公司点评+面经+人脉
经纬网定位于职业人沟通交流社区。                       分享智慧+行业资讯
大街网定位于职场招聘求职,偏社交。                   交换名片+职业圈+人脉+移动应用
优士网定位于满足职业商业需求,定位不精准。    档案+三度人脉+活动+应用
天际网定位于满足职业商业需求,定位不精准。    人脉圈+招聘+教育+活动

 

Alexa全球排名[2] 各网站真实用户数据暂无。
天际网3,450 >大街网5,426 >优士网9,686 >若邻网14,134 >经纬网102,222

 

职业社交COPY国外的Linkedin这么多年了,几乎一比一C2C到国内,实践证明即时Linkedin模式是对的,也只能说在国外可行,国内形势看来暂行不通。

 

2、过于商业 过于浮躁

 

赤裸恶心的产品初衷,没看到有意义价值的产品。让用户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虽然我评论的过于极端,但真心不能忍受短视的产品。但不排除对出于战略考虑做的短视产品的复杂情感。

 

二、互联网的本质与社交

 

1、六度空间的社交谬论

 

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东西都在数字化发展。以至于人们试图通过将人际交际圈搬到网络上。而网络数字化将彼此关系中沟通的信息元素通过图片、声音、视频数字化展现到了互联网这个平台上。

 

Facebook的成功不是因为六度空间理论,而是因为社会属性。不是因为人们发现可以通过6个人就可以认识到你想认识的那个人,而是因为社交关系本身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是通过互联网科技这个工具来建立起时空上更方便的沟通交流方式。

 

不是六度空间催生了Facebook社交网络,而是因为科技互联网复制社会形态造就了Facebook。当然,最开始还是因为刚需啊。你懂的。

 

2、一切不接地气的社交都是伪社交

 

现在的社交类产品做到的一步仅仅为个人信息展示和在线交流。通过看对方几张照片、文字,然后就深入开聊了。用户不希望线下见面发展,那只能说用户追求的需求是在线交流,找个人聊聊天或者看着别人照片YY联想,显然这样的社交都是伪社交,关系是不能得到沉淀的。

 

大街网模拟现实生活社交场景做了交换名片的功能,就是将用户带入生活场景化,或者说是将用户模拟带入线下的社交场景。虽然在线交换名片的功能仅仅是模拟,但对于其他社交网站而言,这样的生活化细节的产品功能设计,能让用户更有带入感,真正能有面对面真诚沟通的社交。

 

三、职业社交的切入点

 

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社交需要有线下。分析职业社交,其实包含四个环节:

 

用户信息发布→信息展示→在线沟通→线下交流

 

而寻找职业社交的切入点,则需要明确哪个环节我们更好切入。目前国内的职业社交类产品还是偏向前面三个环节,只有少数几个涉及到了第四个环节—线下交流。

 

线下交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这里统称为活动。中国文化透露着含蓄,比如追求女孩,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但大多数给出的也都是吃饭、逛街、看电影。这里不讨论活动的形式,需要讨论的是交际是建立在活动过程中的。而活动是职业社交的唯一切入点。

 

四、职业社交类产品形态

 

1、确定核心用户

 

职业社交类产品的用户群,不能选择临界点的用户,建议选择中高端用户群。低端用户,只能是水,过多的索取,对高端用户有冲击。工作经验3年以上为门槛,进行实名信息认证。低端用户就会选择一般性的招聘类网站。

 

2、呈现立体多面

 

对于职业社交而言,用户的信息是否真实更令人揪心。而如何将用户立体多面的呈现出来,才是要重点考虑的产品形态。

 

人,应该是立体多面更能展现真实。而相互之间的多面,也会产生莫名的联系。人的本源不可能凭空产生,职业人生也不可能毫无根据就确定了是什么。一切皆有缘由可说起。或许立体多面中可以包含的有专业技能、生活情怀、人性品行、兴趣爱好等。

 

3、降噪与去商业化

 

职业社交四个字将让国内的产品人员们立即做成了高端商务招聘网站+Web2.0社交元素的产品。既然都是职业人生了,为何职业社交就需要严肃的商业化氛围?


1) 不直接接入招聘平台

 

就好比电商平台建立不了SNS社区,核心需求在于购物后立即离开,社区也会是营销的社区。美丽说、蘑菇街等社会化电商的兴起最大一点在于用户角色的分离,降噪。

 

职业社交,既然是职业,社交,那用户就应该是个人用户。公司主页,招聘平台的加入只会将个人环境破坏,噪音四起。如果没有良好的限制导入公司招聘,就应该将公司招聘不直接接入。让其公司的HR或者猎头进来寻宝吧。每个人都有被挖宝,被关注的欲望。


2) 如何寻宝?

 

打通通信体系。猎头和HR进入职业社交平台,看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