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8月25日)位于上海的联合创业办公社的第三个场地——光源(Lighthouse)正式开业。在此之前,联合创业办公社已经有了“静安之源”(2010年)和“延平智阁”(2012年)两个联合办公场地。说实话,这种发展速度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在过去一年多,我常常去延平智阁参加各种创业活动,虽然跟联合创业办公社的社长Bob也很熟。

联合办公的概念现在并不稀奇,也有很多人在做。比如以车库咖啡、3W咖啡为代表的创业咖啡馆,联合办公几乎成了标配;比如以创新工场为代表的大大小小不同背景的投资机构、孵化器们,也都提倡开放式办公并出租工位;再比如以北京中关村、上海杨浦/张江、成都天府软件园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园区,都有联合办公元素。

但仔细想想,单纯只做联合办公的却非常少。在上海最早实践和普及这一概念的是“新单位”,但把它做大和成规模的,应该算是联合创业办公社。

我的逻辑是,做的人少,至少说明这个事情不好做(或不赚钱?)。如果只做联合办公这一个业务,究竟怎么才能做起来,又会有多大的前景。带着这样的好奇,我采访了Bob。

联合创业办公社成长史

总的来说,联合创业办公社的诞生有点“无心插柳”的味道。

2008年,在加拿大留学并参加工作的Bob和几个好友抱着创业念头回国。作为资深游戏玩家的他们,首先选择在游戏领域尝试。由于对行业和市场了解以及资金等问题,第一次创业很快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创业,他们选择了自己更为熟悉的留学领域,做平台对接国内学生和国外学校资源,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项目被收购,团队退出,部分成员重新回到加拿大。

留在上海的Bob也开始思考新的方向。这时候,有朋友介绍了团队给Bob,希望能和他们共用办公室。抱着能分担租金,同时有个伴儿的想法,他接纳了第一个团队,慢慢第二个、第三个,后来这里就成了联合创业办公社今天的第一个据点“静安之源”。

这是2010年,Bob也是差不多这时候,才了解到原来国外早就有了联合办公(co-working)的概念。

随着团队们的壮大,静安之源渐渐坐不下了,Bob又在离其不远的地方,找到了延平智阁,一部分老团队入驻,同时招募新的团队加入。此次新开张的光源也是如此,在延平智阁团队扩张之后,一部分搬入新家,同时更多的新团队加入。

做联合办公=做社区

通过上面的描述,不知道你能否看出联合创业办公社和其他联合办公的区别。简单说明,就是其他很多联合办公都是先有场地,再去想办法通过联合办公等形式把场地利用起来,而联合创业办公社是先有团队,再慢慢扩张场地。

那么,差别在哪儿?文化。

联合办公这个概念的本质其实就是开放、交流,并让团队在这种开放和交流中得到成长。联合创业办公社最早的“静安之源”,场地不大,团队不多,大家整天也都腻在一块,很自然去交流。到了延平智阁,一部分老团队入驻,把这种氛围带进去并慢慢扩大,影响和带动新团队。

这和做社区一个道理,最开始的种子用户非常重要,他们决定了这个社区的气质,然后通过滚雪球的模式带下去,并最终形成该社区的独特气质。比如天涯。

开放、交流在国外是一种自然文化,而到国内则变得需要培养。而一个一开始就容纳各种团队的场地,显然很难去形成这样一种文化。

随着规模的扩大,除了起步创业团队,联合创业办公社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型和成熟的创业团队加入(此次新开业的光源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团队),这也带来交流价值的倍增,让团队们更快的成长。

除了文化,可能还需要提的一点是专注。如文章开头所说,咖啡馆、孵化器、投资机构、科技园区做的事情往往让人“傻傻分不清楚”。联合创业办公社目前的定位还是专注在联合办公上,其他的服务(比如求职招聘、投融资对接、宣传推广等等)都通过和第三方的合作来完成。一方面,让联合创业办公社还在初期的时候,避免过多竞争;另一方面,建立品牌和口碑。只有自己先发展壮大起来,才有更多其他的可能。

道理说起来可能很简单,做一件事情,先搞清楚它是什么,然后专心把它做好。就像之前我们讨论过的,做创业咖啡馆,要么就把“咖啡”做好,要么把“创业”做好,否则就什么也不是。

最后附几张刚开张的光源场地图片:)

——————

PS:动点科技微信公众账号,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搜索”动点科技”、”technode”。我们会每天精选创业文章与大家分享,也欢迎通过微信平台交流。

另,希望获得报道的团队,可邮件[email protected],介绍你们的产品和团队,并留下联系方式,我们的编辑会尽快跟你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