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1270

10日下午,我和很多人一样在下午打开电脑观看曼德拉的追思会。不同的人对这个会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关注南非民众载歌载舞,有的人注意到奥巴马和其他领袖互动。而我更加关心的是,一下子涌来了这么多贵宾,对于南非来说,又是个很大的考验。

在南非国家电视台SABC的连续现场直播当中,现场记者们表示,“我们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这个活动能够按照流程好好的走下去,不要出岔子。”这才是南非人的担心。他们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筹办各种活动的过程。做了一年多的沙龙,出来又在低调奢华的深圳自己搞了一期活动,又度过了上海峰会的大考,实话说,我的感受跟南非记者们是一样的。

作为主办方,我们自己的“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上海站”也结束没多久,还是新鲜热乎的。筹备流程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嘉宾们会不会来?他们准备了什么样的演讲?赞助商能不能按时到位?活动地点要提前几个月预订?门票是不是卖得出去?社交媒体的宣传什么时候开始?邀请哪些媒体过来报道?如此种种,还有会议现场的餐饮,志愿者等等任何细节的问题,甚至在开始前一天晚上会莫名其妙的担心麦克风失灵。

真的是提心吊胆。

我们当然希望一次活动能给它的参加者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但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是,能把这一段流程走下来就谢天谢地了。好在目前为止,不管过程怎样,结果都是有惊无险的,也都超出我们的预期,令我们深受感动。

会后,我也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开始看向我们的参会者们。他们的感受是什么?

最近一个月时间里,包括动点在内,众多科技媒体都开始筹备自己的年度大会,这些会议扎堆举行。其中36krPingwest虎嗅都是第一次搞。除了我们在上海,腾讯的WE大会在深圳,其他的会议都在北京。那些轮流赶场,一个接着一个发表演讲的大佬和观众们,似乎都有一点审美疲劳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加惴惴不安,生怕我们准备了半天的会不能给参会者带来那么大的价值。好在从反馈来看,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那么这样的收获可能是什么呢?我们去参加会议,绝对不是花了几百几千块钱,只为了和那些大佬们呼吸同样的空气的。

有的人告诉我,他们觉得最好的收获是递上名片。在每场演讲结束之后,嘉宾都会到我们后场的访谈间,在我和其他媒体采访的过程中,总有人突破志愿者的封锁冲上前来,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嘉宾,带着惴惴不安的表情说,我们是做什么什么的……然后握个手,兴冲冲的跑出去。这也许微不足道,有的时候甚至并不能直接换取好感,但至少留下了一个印象。对于很多开发者来说,实在是一个好的开始。少数幸运儿甚至可以有几分钟单独谈话时间,只要你们的电波对上。

有的人觉得,他们最大的收获在创业公司展区。两天的时间里,近百家创业公司在展馆内铺设展台,并且在一个另外的房间里面,每家公司有五分钟的演示时间。这个会场的热闹程度一点不输给主会场里指点江山的大老板。会上还有来自香港和韩国的两队开发者。据他们自己的统计,也收到了不少参会者的热情接触。我相信,这种实际的交流要更大于在会上听那些主会场的演讲,因为参展的厂商虽小,但他们却是诚意最大的。他们会抱着最大的耐心和最开放的态度对待现场的每个来宾,你真的可以期待跟他们畅快的交谈。

是的,全球60多亿人,只有那么几个可以花自己的工作日时间和自己出路费跑去看各种会,更少的人有机会亲临TED或者曼德拉葬礼的现场。但是就算这些会议提供完整的视频回放和文字实录,也可能比不上你真的就在现场听。酷似现在这么多的在线课堂,都把高级教师的教学录像录下来。但是你没有被监督的惶恐,没有被点化的期待。屏幕无法监督你是不是真的在听。

在现场当中,总会有一些人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不由自主地让自己严肃起来,拿出小本或iPad开始记笔记。这是他们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消化吸收的过程,就像在上课一样。这也是他们的收获。他们也可以举手提问的——当然这不是课堂,但如果你愿意,喊一声“No politics today”一样的话,还是会有互动的机会。

所以你在现场就有机会——但我们不保证——可以吃别人没有嚼过的东西。我们致力于选择不熟悉,但有价值的人,和熟悉的人,不熟悉的话题,为大家办一场有这样东西可以提供的会议。

以下应该是你挑选会议出席的几个硬标准:

  • 认真听讲,听到对自己有意义的内容,
  • 拼命去接近大佬,
  • 和开发者聊出好玩的内容。

你一定要选择能给你这些东西的会议,一定要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到每一个会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任何你需要花钱花时间付出的东西,都令你感到不虚此行。

注:我在网易科技写了一篇专栏来回顾和自夸我们的上海大会。对本次大会更贴心的回顾,可以看这封感谢信里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