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ying-logo 领英网国外有什么,国内复制什么,然后复制品里一般都会出几个出类拔萃的,他们做到上亿的用户,有至少看上去不错的收入,然后或被大公司收购,或者上市。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特例,那就是LinkedIn,全球职业社交网络的领头羊。自从LinkedIn在美国上线开始,国内就不乏复制者,从当年风云一时的若邻网,联络家到现在还在运营的天际网,优仕网等等,以及微博的微人脉,传说中知乎的新社交产品等,虽然不能说都是失败者,毕竟有些还在努力,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在中国的职业社交领域,至今没有成功者或者说真正的领军人物。

终于发现,LinkedIn中国(域名lingying.com)上线了(目前看到还有测试版的字样),官方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领英网

Linkedin中国,领英网

关于名字 –

领英,两个ing结尾的汉字连在一起不知道大家读起来是不是觉得怪怪的,对于我这个常常把in和ing发不清楚的四川人来说读起来还有点“小障碍”。不过对于这个有些“港”味的名字,仔细琢磨下,领袖+精英,确实也能很好的反映出LinkedIn在中国的定位。多读几遍,也就习惯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很多LinkedIn中国的白领用户,大家还是会把LinkedIn这个品牌挂在嘴边的。

关于运营 –

国外的大公司进入中国,首先最怕三件事准备不好,一是资本,二是产品的本地化,三是政府关系。LinkedIn中国在这三件事上,明显深思熟虑了很久。据说领英网在中国拿到一笔资本投入,来自红杉资本和宽带资本。LinkedIn不差钱,相信接受两者的投入,不仅仅是从资本上考虑以便于中国的良好运作。前者作为中国的老牌的风投对于中国的行业非常熟悉,而后者更是有很深的政府关系。领英网要接中国互联网的地气,搞定和政府的人脉关系,两个合作伙伴选的很好。

Linkedin-China-个人档案

对于产品,LinkedIn中国目前上线的版本可以说中规中矩。本地社交分享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取代Twitter,去掉了群组讨论功能(这个涉及太多的运营负担,而且还得时刻惦记着用户讨论的内容是否会敏感)。至于目前中文版需要已有用户的邀请才能注册,我想这其一为了提高个用户门槛,其次也是物以稀为贵的嚼头,毕竟你上英文版注册就可以绕过这个限制。我觉得不大舒服的地方在于,我在LinkedIn已有的个人信息都是英文的(包括我的名字),现在需要填写中文的内容,但是目前只能把中英文混杂在一起。如果能把中文资料的填写和英文资料的填写分开,同时根据来访者的情况自动决定显示中文还是英文会让人觉得舒服些。(更新: 谢谢LinkedIn中国的朋友,他们联系到我说明实际已经有创建多种语言的个人信息的功能。你要做的在编辑档案的下拉菜单上选择“创建其它语言的档案”即可。)

微信-Linkedin这里想多提一提的是LinkedIn和腾讯的合作。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最新版的微信已经把LinkedIn“集成”在用户的个人信息页面,只不过这个功能是半隐藏的。你需要到“设置”->”通用”->”功能”的“未启用的功能”中启用它,然后关联你的LinkedIn账号才行。这是腾讯对LinkedIn的友情支持,相信LinkedIn对于微信一定也有相应的承诺。微信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网络ID,领英网一定需要给用户一个选项,就是他的Profile可以直接显示微信账号。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建议LinkedIn把扫描二维码的功能做进去,这样你不但可以在LinkedIn上搜索人的资料,而且还可能直接扫描二维码把他加为微信好友。另外,基于LinkedIn在海外的强大号召力,如果微信二维码的功能也会出现在非中文版,相信对微信的海外发展也是一件好事。虽然说我不认为老外会因为看到某人有微信二维码就会使用WeChat,但是这对于WeChat在海外的被认知度一定是有益的。

关于竞争 –

很难说LinkedIn中国在国内有什么完全同类型的直接竞争者。职业社交网络本就没有一个领头羊,反而是找工作的领域有一些,比如大街网等等需要LinkedIn多多关注。职场生意是LinkedIn的重要收入来源,在国内LinkedIn要面对这些地头蛇,同时还不能失掉自己高大上的领英”范儿”。

关于领英网的未来 –

常常有老外问我为什么LinkedIn在中国没有成功的复制者。我的解释是,因为中国的职业人群谈商务不会依靠简单的线上联系。我们喜欢面对面的谈,一起吃饭,喝茶,喝酒,唱歌等等,这些是中国人建立信任和维持“关系”的重要方式。所以对于职业社交网络在中国的未来,相信会有不少人并不看好。

我也许不是一个典型用户,因为我一直在用LinkedIn。判断LinkedIin中国的成败,显然太早了。我只想说一种感觉:中国互联网到了需要一个靠谱的职业社交网络的时候了。

欢迎大家在领英网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