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_224860039

为了解决求职招聘的痛点,有不少创业企业在这块探索,比如在垂直领域深耕的拉勾,通过算法直接匹配推荐的搜前途内聘网,从社交切入的hiStarter,拍卖模式的100offer,服务猎头的猎上网等等。最近刚上线的一倍半也希望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它的逻辑是,求职招聘目前是卖方市场,尤其是中高端。优秀的人才很少自己主动找工作,让他们去网上搜索职位并提交繁杂的简历并不现实,在另一端的猎头公司和企业HR应该更主动一些,不能像过去一样发布职位之后,就坐等简历送上门。一倍半背后的核心在于通过社交大数据分析,帮助猎头和企业HR更好地发现靠谱人才。

先来看产品,一倍半本身是一个面向C端求职用户的应用。取名“一倍半”的意思,是指用户换工作之后可以获得原来1.5倍的薪水。使用很简单,注册之后,提交基本信息(姓氏、手机号、工作年限、所在公司、当前职位、毕业院校和学历、工作城市、当前月薪、期望涨幅等),然后就可以坐等猎头或企业HR来找你了。其中的期望涨幅默认为50%,也可以自己设定。

应用内设有消息系统,当猎头联系你时,会收到消息,并与其在应用内展开对话。一个贴心的细节是,用户可以在个人隐私设置中设置猎头和企业HR联系的频率,并屏蔽掉目前所在公司。

除了坐等猎头联系,你也可以主动出击。一倍半也提供职位推荐,根据用户提交的信息进行匹配,但这块目前没有检索功能,也不显示职位薪资等信息。另外应用中有“薪酬八卦”论坛,用户可以在其中就薪酬待遇等话题匿名发帖或参与讨论。

yibeiban

接下来讲重点。上面提到用户在提交基本信息后,就可以坐等猎头和企业HR联系。那猎头是如何根据简单信息,就判断该用户是否是他们需要的人才呢?

答案在后端。一倍半有一个面向猎头和企业HR的网站望才招聘。简单说,这是一个社交简历数据库。优秀人才很少主动找工作投简历,但是他们会活跃在各个社交网站上,比如微博、知乎、豆瓣等等。这些留存在社交网站中的内容其实就是最好的“简历”,并且是动态更新的。一倍半团队将全网的社交数据聚合来分析,对人才进行全方位评估,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性格、爱好、社交关系等各方面,从而帮助猎头判断和筛选。

在望才招聘的“最新求职者”一栏中,猎头就可以看到通过一倍半应用提交进来的求职者基本信息,可以按照行业和城市来筛选。点击具体人名,可以看到该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的分析。目前绝大部分是对微博数据的分析,包括评分技能、扩展技能、人脉图谱、可能的行业、情绪词使用分析、兴趣图谱、微博标签等。

如果对该人才感兴趣,可以免费发站内消息,或者用3积分购买其手机号码。

yibeiban1

社交简历数据库是一倍半团队的核心,之前他们花了2年时间来做这块。据官方提供数据,目前望才招聘人才库中已覆盖2亿人的社交简历,有5000名猎头在使用其服务。在具体行业上,目前以IT为主,但今后会考虑拓展到全行业。

一倍半团队位于上海。创始人姜鑫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专业,出于对IT的热爱,留校4年做校园网的维护。2006年第一次创业,做家乡的地方门户,发现到一定规模后难以进一步增长,2010年进入兰亭集势,2012年进入新浪微博。

在新浪微博,他在商业事业部负责企业微博相关事宜。也是在这里,他从基于大数据的微博营销中获得启发,“微博营销是基于大数据给用户一个消费领域画像,其实也能够通过大数据给用户一个专业领域的画像,”在他看来,把微博营销的理念平移到求职招聘领域,就像微博营销借助大数据帮助企业找到目标用户,基于大数据的社交简历也能让猎头更精准地找到目标人才。

该项目目前已经拿到天使湾的天使轮投资。

对于一倍半的做法,我还是挺认同的:一是用社交数据当简历;二是让猎头主动找人才。唯一的一个担心是,一倍半的整个体系基于对公开社交数据的分析,先不谈算法的精准度,我相信团队在这块花了很大的精力,但在数据来源这块,不确定是否有足够靠谱的公开数据可以供一倍半使用。目前不少来源是微博,周边不少朋友包括我,其实早都已经抛弃微博转战微信了,但微信是不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