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继一周前有传闻滴滴拼车业务即将上线后,近日,又有传闻称百度投资51用车,Uber也在和嘀嗒拼车洽谈投资事宜。

小编第一时间与嘀嗒拼车团队取得联系,但对方表示不方便透露。

事实上,就在上周末,百度LBS开发者沙龙就“拼车行业”,邀请了时下颇具规模的几家拼车公司创始人就拼车行业进行了一场对话。同时在现场,百度LBS开放平台公布了其对于拼车应用的技术支持方案。51用车创始人门旭光也做了积极回应。可见,百度投资51用车并非空穴来风。

而另一方面,滴滴要进入拼车领域的事实也几乎落地。去年5月份,滴滴打车CEO程维已宣布涉足在线拼车业务,并坦承该类产品已经在赶制中。前一周传言再起,可见“滴滴拼车”离发布不远。

可以看到,原本并不起眼的拼车市场已经被多个巨头看重,原因或许有以下几点:

1、规避政策风险。在专车市场,所有玩家都无法避免的是来自监管部门的阻碍。两会期间,交通部长已经明确表示,专车使用私家车运营“永远都不允许”,而对拼车则表达了支持的态度。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专车公司在运营中都有私家车的存在,并且存量不小。而拼车就被认为是绿色出行,在北京甚至已经得到了当地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

2、拼车和专车软件的形态差别也在变得更小。嘀嗒拼车早在去年下半年就推出了“1对1”服务的专车版服务,而Uber的人民优步直接定义为公益性质(不盈利)的拼车服务。这也解释了两者的绯闻,Uber在北京以及全球各地都遭遇监管门槛,原因就是拿不到当地部门的许可,投资嘀嗒拼车会让Uber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移动打车市场多一个入口。

3、租赁车辆的数量或许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微微拼车联合创始人兼CEO蒲繁强曾提到“中国有1.4亿的私家车,出租车是130万辆,而私家车是出租车的100倍,如果把私家车的余座资源利用起来,一定是空前的机遇”,当然他是针对拼车所说。但是在专车领域,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以租车公司的车辆为专车服务是有极限的,原因是成本太高。出行市场的蛋糕确实够大,但是滴滴、快的这些市场供给方仅靠租赁车辆是难以满足需求的,私家车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4、使专车服务进入三线及以下城市。虽然很多专车都开通多个城市服务,不过多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专车服务想要下沉到三线城市,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投入产出多不成正比。私家车却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小编周末回老家(江苏一三线小城),就发现了不到10辆一号专车,跟几个常打车的朋友一聊,说这些专车都是私家车。而试用几个拼车软件,轻易就可以看到有比较多的人愿意拼车。专车公司是无法忽视小城市市场的,按照二八法则,这个市场依然能产生两成多的业务。

简单说,巨头进入拼车市场目的或许并不单纯,希望打着拼车的幌子做专车的生意。另外如何界定拼车和专车,关键点在于是否靠提供这一服务来盈利,这在实际执行中其实并不好操作。可以想象,随着拼车成为下一个热点,免不了将是一大波补贴和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