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AutoWeek】是动点科技关注汽车、交通、出行领域的新专栏。每周五固定更新,盘点、总结和评论本周在这些领域发生的大小事件,包括并不局限于新产品,融资,绯闻等。

shutterstock_116279278

本周汽车+互联网领域的关键字依然是“拼车”+“巨头”。

4月10日下午消息,51用车官方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并且此轮融资由百度领投,红杉资本和其它机构联合投资,这也坐实了此前一周双方的投资传闻。

对于百度,这也是继其投资美国用车领域巨头Uber后再次在用户出行领域投资。据悉,双方此次除了在资本层面上进行合作,百度各业务部门也将与51用车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以目前的拼车市场来看,51用车属于极年轻的竞争者,由互联网老兵李华兵和前百度资深产品经理门旭光联合创建,其产品直到2014年12月15日才上线,目前业务范围仅覆盖北上广深等城市。不过在资本层面,已经获得雷军的天使轮投资,创新工场领投的A轮以及红杉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

目前来看,似乎创业者和巨头都认准了用车领域下一个战场就是拼车,百度在错失了打车市场后,也不敢在专车(投资Uber)和拼车(投资51用车)市场上再次落后。为了推广自家的移动支付产品也好,还是将拥有上亿用户的百度地图资源进行变现,百度还需要证明在用车领域自己三巨头之一的价值。

政策方面,本周北京市出台了《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意见指出北京市提倡合乘各方通过以签订合乘协议的方式来明确出行的线路、乘车地点、安全责任、费用分摊等各自的权益利益,并且在合乘之前进行核对,确保行车的规范和安全。不论是对于用户还是拼车公司,这都是值得弹冠相庆的事件,这也标志着拼车行为变得合法合规。相信在北京首都做出这样的表率后,更多的城市将鼓励拼车这样的绿色出行。

最后说说我本周的拼车体验,原本我准备尝试市面上各大拼车软件,但在使用第一款软件后便打消了这一念头。首先我选择了深圳一条比较繁忙的路线,并且使用了一款还算知名的软件,时间也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但在等待了足足一小时后,并没有人接我的单。我在朋友圈发出这事的消息后,有朋友直言“不是妹子,上海也难拼”。总而言之,希望巨头进入拼车市场后加快市场教育吧。

shutterstock_121644469

阿里巴巴成立汽车事业部

4月8日,阿里巴巴对外宣布将整合旗下汽车相关业务,成立阿里汽车事业部,由王立成担任阿里汽车事业部总经理。该汽车事业部将整合阿里集团大数据营销,汽车金融业务以及6000万车主汇聚的平台优势,协同汽车生态产业链各合作方,通过无线业务场景,向车主提供“看选买用卖”的全产业链汽车电商O2O一站式服务。

简单概括下,阿里将给车主一款App,整合了所有汽车相关场景的产品和服务,让所有服务一App完成。

这也很符合阿里一贯做平台的思维,自个儿做平台脏活累活给其他人干,毕竟我有用户和流量。不过在汽车领域阿里似乎没有太大的优势,汽车相关的垂直类平台或许干这事更有优势。对此王立成表示,阿里的优势在于整合资源及数据积累,并且相对于其他平台并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阿里的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更好地把现有的资源和大数据利用起来为车主提供精准服务。

“狼来了”

滴滴快的合并之后明显加快了扩张的脚步,一周前才发布首个战略性产品“一号快车”,本周又正式宣布即将上线代驾业务,新集团想要成为一个用车出行大平台的战略已十分明显。

新的代驾事业部由原快的打车副总裁付强出任总经理,并向快的打车联合创始人赵东汇报。

以韩国为例, 5000万人口的韩国目前注册的代驾司机超过30万人,每年所创造的产值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相比而言,中国汽车拥有量已超1.3亿,但代驾司机仅在10万左右,市场还远未饱和。艾瑞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未来5年国内代驾市场产值高达500亿。

在代驾市场,滴滴快的还需要面对e代驾这样深耕市场多年的竞争对手,不过滴滴快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在资本层面和出行市场影响力上都远超对手。大数据整合闲散司机和社会需求的技术能力相信也无人能比。

此外,如此快速进军多个用车出行的细分市场,也充分说明滴滴快的在打车软件时代积累下来的数据能力和经验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无出其右,对于中小创业者并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