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splash

编者按:艾米特·帕卡(Amit Paka )是 iOS 平台 创意图片网络 Parable的联合创始人。在此之前,他创立了 Flockish (该公司被 eBay旗下的 StubHub 收购),还曾在 PayPal 负责移动支付产品开发,以及在微软从事产品开发工作。

最近 Pinterest 收购 了一家由两个人组成的创业公司,这则消息可能会让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不应该如此。跟收购 Kosei 一样,收购 Hike Lab 是一笔有着明确目标的微型收购交易,旨在加强 Pinterest 在内容发现方面的努力。更多的公司应该跟随 Pinterest 的步伐。

科技公司历来把收购目标聚焦在那些拥有现成产品、成熟收入流以及数百名员工的创业公司身上,因此所要支付的代价也达到了数十亿美元。然而,过去几年出现了一个重大转变,科技公司开始投资规模越来越小的团队,这种远离纯粹人才收购的潮流正在加速进行。

Facebook、谷歌、Twitter、苹果、LinkedIn 乃至 eBay 已经成为这种潮流的开拓者。而重振旗鼓的微软也加入到这个阵营,在多年专注于数十亿美元的大型收购交易之后,该公司最近收购了 LiveLoop、Sunrise 以及 Accompli 这样的微型创业公司。

microsoft

在更多分发渠道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发布软件产品的成本一直在快速下降。举例来说,适用于 iOS 平台的 Parable 应用是我们两人团队在短短数月时间里打造并推向全球用户的,这样的任务在 10 年前仍然不可能实现。公司也在自己的产品路线图中更早地主动评估互补产品,这导致公司投资押注了一些产品甚至没有成形的团队。

结果,我们正迈向一个令人兴奋的收购微型团队的时代。我把它们称为“提升收购”(booster acquisitions),其意图在于利用新兴产品(也许未经验证)及其创始团队来提升自己已有的产品线。

更多的公司应该加入这个潮流。

产品

尽管打造一款产品比较容易,但打造一款正确产品要难得多。在一家大型公司内部尝试打造新的产品,即便公司进行了实验,但他们可能还是会滞后于市场、缺乏成功所需的知识,或者是加倍押注错误的想法,还记得 Google Wave 的惨败吗?

引入一支拥有产品的微型团队,这是对公司产品组合的有益扩展。较之在公司内部从头做起,这种拥有相关专家和执行力的团队要更好一些。把这些团队吸纳到公司内部,并进一步向其提供资源支持,这在商业运营上更加合理。

Twitter 进行的两笔重要收购交易——PeriscopeVine——都是在他们产品发布之前进行的。在把 Twitter 网络当成跳板的情况下,3 人团队的 Vine 和 10 人团队的 Periscope 在别人已经尝试过的创意上获得了成功。作为回报,Twitter 扩张到了创意视频和实时流媒体服务领域,以折扣价收购了大受欢迎的应用。

人才

硅谷的人才争夺战是异常激烈的。众所周知,拥有正确技能的正确人才能够在正确时间加快企业业务市场需求的增长。举例来说,在 eBay 收购了我的创业公司 Flockish 不久后,我得以将移动票务市场的年产值在 3,000 万美元的基础上增长 10 倍。微型团队能够进一步放大这种人才效应。由于他们已经在开发自己产品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关领域的知识,你就避免了新员工常见的学习曲线问题。这种生产力倍增效应价值不菲。现在,想象一下,在收购方提供了所有那些资源之后,这样的团队能够产出多大的效益。

Instagram 收购 Luma 时,该公司得到了一支 3 人团队以及他们开发的新型视频稳定技术。这支团队在 Instagram 发布 最好的新补充应用 Hyperlapse 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成本

收购那些规模庞大的创业团队——这些公司通常已经完成 B 轮融资,融资总额在 4000 万美元以上——其价格肯定不便宜。这些公司的规模也在商业运营和团队整合方面带来了更多的风险。

微型团队通常处在 B 轮融资之前,融资总额不到 1000 万美元,而处在种子期的公司可能只融资了数百万美元。这种小规模简化了产品和团队的整合工作。即使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这种“提升收购”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你能避免让收购对象沦入敌手或者在未来成为自己的敌人,那么这就是笔合算的买卖。

较为糟糕的情况是,收购方在产品失败后减记资产,这跟在公司内部打造产品并无不同,而公司仍然能够保留一支优秀的团队。

态度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态度上的无形好处。一家创业公司的最初成员是典型的冒险者,他们天生拥有不同的想法,在他们看看来,没有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障碍是不可以逾越的。这种心态正是困乏的公司定期需要的。

google

在收购微型团队的过程中,这种灵感上的有益震颤可以对公司士气和生产力产生绝佳效果。谁能忘记安迪·鲁宾(Andy Rubin)和他的 8 人安卓团队被谷歌以 5000 万美元的价格收归旗下呢?在为 Danger 公司效力期间,安迪便培养出一种永不说永不的态度,在动员谷歌联合 OEM 厂商帮助安卓夺取霸主地位的过程中,这种态度起到了帮助作用。

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被收购团队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小,唯一的问题在于,公司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在自己的并购战略中添加“提升收购”,并在竞争对手之前敲定具有潜力的交易。

(本文来自动点科技合作伙伴TechCrunch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