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去年底动点科技曾报道过校园社交应用tataUFO获得A轮融资的消息。昨天tataUFO创始人郑玹宇来到上海,与我们分享了产品的最新进展。

让交友从线上拓展到线下

tataUFO的想法最初源于这位韩国人在北京大学留学时的发现。“虽然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只隔着一条马路,但两所学校之间的交流和社团活动很少,许多同学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教室、宿舍,社交圈子几乎没有相互之间的往来。我希望创建一个在校大学生专属社交应用平台去寻找伙伴,发现爱情,丰富大学生活。” 其把用户限定于在校大学生范围内。用户注册时,必须通过就读学校的edu邮箱验证激活,或者上传一份足以证明是高校在校生的材料,后台进行审核。为用户提供私密性保护,同时让用户能够真正放心地实现双向互动交流。

在玩法上,tataUFO会在每晚10点推送一位“异校”的“异性”朋友。这背后进行了相关匹配(被称为缘分匹配算法,主要是基于用户注册时提交的资料,社区发布内容的行为分析,以及机器自己的积累学习)。获得推送的用户能看到这位“准朋友”的基本信息。一对一点对点的考察完对方的基本信息后,用户可以选择“Like(喜欢)”或“Hey(打招呼)”,俩人就可以互相加为好友给ta打电话深入交流。

除了一对一线上交友,tataUFO中还设有社区和群组板块,比如像考研党、篮球兴趣小组等等,每个组只能容得下三十人,每人限加入三个小组(下一个版本会在这方面上改善)。平台希望提供一个靠谱的场景,让用户发现兴趣相同的人,去进行线下的活动。

这背后郑玹宇的想法是:在韩国,大学社团活动和校际交流相对丰富,社团之间经常举办各种Party、校园文化联谊活动,为年轻人创造各种交友接触的机会。现在则希望通过一款APP来创造机会,使得线上线下的切换更加方便,线上的好友不再只是虚拟的头像,而是走进线下互相可以交流互动的个体,这才是大学生应该有的东西。

用户120万 

目前tataUFO团队已经有50多人。据其提供的数据,目前用户量120万,平均每位用户留存时间在6分钟左右。 这个原来只限定在北大、清华、人大三所高校开放注册的校园交友APP,现已覆盖了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武汉等城市的300多所著名高校。 在郑玹宇看来,今天tataUFO不可复制的优势正是这些用户资源。 “tataUFO通过几年的用户沉淀,积沙成塔掌握了大量的国内一线名校学生资源,抢到市场高地。

另外,tataUFO的用户都是90后,90后的特点是自己就很容易玩起来,很会玩。我们也会和诸多一线高校联合举办活动,比如赞助支持北京大学的“青春炫跑 Color Run”、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歌手大赛等等,建立产品的用户归属感。”

向海外和白领市场进军

接下来tataUFO会在维持用户质量的基础上,慢慢向更多高校扩展,也会逐步开放一些海外学校。郑玹宇说,目前新的版本已经测试了一些美国和澳洲的名校,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有3000人注册加入tataUFO,证明海外留学生的寂寞交友需求同样旺盛。

郑玹宇还表示,tataUFO未来不只是局限于大学校园,还会 考虑面向白领阶层开放,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tataUFO认识不同背景的人,丰富自己的世界。 这路径似乎听着有点耳熟。想当年,校内网改名人人网,也是希望从高校向外拓展,结果渐渐走向没落。

对此郑玹宇说,他2006年就开始上人人(当时还叫校内),“人人本来是可以做的更好的,他从封闭的校园开放出来,这种模式本身不存在问题,但后期因为上市,急于盈利,开始偏向商业化运作,团队因为弄各种所谓社交平台游戏,分散了大量精力,运营方面更是一败涂地。”

“而脸书为什么可以成功,它也搞游戏,但它分得清主次关系,它很明白必须把专注力投在平台的运营,而不是增值服务上,这样才能做好一款持续受欢迎的产品。 所以我们并没有刻意引入新的用户群体,因为随着用户成长,产品的定位也是一个自然拓展的过程。需要建立好一个游戏规则,如果有用户不按常规出牌,那他会受到这个基于真实社交身份的平台生态环境的自然排斥。”

 

关于郑玹宇其人

图片3

郑玹宇的个人经历颇为传奇,据其提供的资料:

郑玹宇是韩国釜山人,7岁开始玩电脑,8岁能写代码,高中时和同学合伙开了一家网络公司,帮顾客写代码做网页,后来为了专心参加高考,公司卖了200万美金。上大学后,一心只想创业的他意识到韩国的市场太小,没有发展空间,选择了退学。学习了一年中文后,2006年到中国留学,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11 年,在孙正义的软银集团上班,几个月后又辞职,重返北大继续读书。

2012年4月,郑玹宇创建了一个大学生交友平台——tataUFO。为北大、清华、人大三所顶尖大学的男生女生之间架起一座陌生交友桥梁。2013年7月,从北京大学毕业,拒绝了导师和一些大公司抛来了“橄榄枝”,开始全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