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1

注:「我是书航」是动点科技推出的评论类栏目,工作日上午 11 点更新。

Gizmodo上面有一篇文章说《请不要再卖给我一个智能水杯了》,上面说到:

尽管你可以告诉我一天到底该喝多少杯水才不至于被渴死,我们人的身体经过上千万年的进化,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能够实现同等功能,而且还不费电,不需要手机配对的能力:那叫做“口渴”。

说起这个话题,我觉得要从我跟父母的一段对话开始。爸妈似乎还延续着他们小时候就学到的道理,就是家里面要开窗通风,水要煮开了喝就没关系。我跟他们说我在北京遇到雾霾天的时候必须关窗户,然后走到哪里都要戴口罩,甚至在室内也要戴。然后到底要不要开窗,需要看今天空气质量的读数,或者是家里空气净化器上的数字,而不是依赖直觉。我也一直想让家里面装上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

爸妈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是他们发现自己烧的水,只要沉淀一段时间之后,底部就会留下厚厚的一层,说不清是水垢还是什么东西,甚至还漂浮着柳絮状的物体。叫他们装了净水机之后,流出来的水完全没有杂质,让他们欣喜若狂,也终于开始修正自己的看法。

相比之下,最近一个星期在香港的公共住宅楼之内爆发的水质问题,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水管之内还有铅超标——反正这些都是从大陆的组装公司承包的,我们这边看这个消息实在是见怪不怪。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试着学会的一条生存规则,就是不要太依赖自己的直觉。很多东西都是反直觉的,我们自己觉得没事儿,但实际上却危机重重。如果你身边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得了癌症,而且一个一个查出来都是晚期,那么他们都还是跟着自己二三十年前的惯性来生活,丝毫没有注意到潜藏的风险。

大量的跟人身体和居住环境有关的智能设备,似乎都在试图告诉人们这个道理:你凭借自己的直觉,或者自己的生物本能,是无法管理好自己的。

不知不觉间,这就催生了很多试图用不同的数据来规管你,并且把你的人生都量化的公司。这些公司在你的任何物体上——比如说家电,衣服,鞋子,甚至是水杯,都加一个蓝牙芯片来统计。在iOS最新的健康功能当中,甚至连你做爱的频率都会被整合进去,你的人生所有信息都是数据化的。如果说之前青春少女需要看着不同食物提供的热量表,来衡量自己一天吃了多少卡路里的话,那么更精确的数据覆盖了人生的每一方面,无疑是她们的福音。

人们认为,自己将会对于自身有更多的了解——并不是依赖直觉。每次如果能够达到某一个指标,他们就心满意足已经完成了今天的任务,而不管自己身体是欲求不满还是尖叫抗议。所有这些设备都在用尽可能贴心的方式来提醒你:你并不是最了解自己身体的,我们才是。

如果百分之百依赖数据,放弃直觉的话,那一定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看着GPS导航把车开到水里,也不愿意相信是导航错了。

当然,我们能做到的也仅仅是不至于把车开到水里。但是其他的“度”我们怎么把握?不看天气条件开窗通风,有中央空调了就不应该开窗换气,或者水煮沸了也不等于没问题,这不是新世界的常识吗?

所以这个世界真的很令我们纠结。跟上一代人,或者再之前的祖先相比,我们认知自然的功能也在退化。我们的各种知觉都可能已经遭到永久的损伤。长时间戴耳机会让我们的听力下降,听不到微风拂面的沙沙声,除非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并且放大。我们的鼻子有可能因为太多的污染,而导致丧失了嗅觉,比如我自己就闻不到花香和饭菜香。长期呆在有空调的位置,会让人忘记天气预报的穿衣指数,到底是为什么情况而准备的。长期在地下或者是密闭的,有人工光照的环境,会让你忘记自然光的存在,不分昼夜。所有这些,如果不是定期出外郊游去弥补的话,确实是有可能形成一种长期的训练,叫人们忘记自己的本能,而最终不得不沦落到依赖智能设备提供的数据来过日子。

也许对有些人而言,不给他一个智能水杯,他真的不可能知道自己渴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