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50805135241

某种程度上,我愿意把BAT以及一众大型互联网公司出身的创业者称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正规军,他们在能力上有各个公司的烙印——鹅厂员工对产品的理解会更强,百度的前员工多是技术牛人,而阿里的则更善于市场方面的工作。总之这群人不乏市场的远见和技术的积累,成功率可能会更高。

我遇到过几个出身BAT并且创业还算顺利的人,发现他们在创业上的共同点——在大公司遇上了职业天花板,看到了新的机会。你要说离开原有的平台有木有阻力,答案是肯定的,做到总监,项目创始人级别的,本身或已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以舒服的过下半辈子了,但为什么还要去折腾?我觉得有的人的回答或许也是这个人群多数人的想法——不想后悔。

唐永波或许也是抱有这样想法的其中一员,在阿里的时候,他几乎参与了所有本地生活项目的组建。看到他履历上写着“阿里巴巴任职多年(原淘点点业务的创始人)在产品、市场、运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想这样一个人也不会甘心大公司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创立一番自己的事业或许早已在心中萌芽。

不断参与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务项目组建,唐永波自然也看到了机会,这也是空格诞生的前提。唐永波告诉我,阿里抓住了工业时代的机会,而他看到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与个人之间交易的前景,也是服务行业互联网化的前景。

唐永波和他的团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要成为行业的先驱就要有变成先烈的觉悟。不过,创业很多时候是站在现在看未来的状态,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的地位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服务行业更是如此,共享经济引领之下,是对人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本质上来说,空格要做的也是相同的事,“要挖掘人的创造力”。

同时,唐永波认为,挖掘个人到个人的服务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大众创业”更好的诠释,从广义上来理解,创业并不像现在普遍的理解,而是对个人,机构生产力的改革,释放。

如今,空格已经是一个超过50人的团队,且多数是以前阿里的同事,用唐永波的话说“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也是这个团队有机会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