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f1f10506c9f44556717e430a568739

编者按:本文为“十分之约”专访稿件。“十分之约”是动点科技为投资人与创业者搭建的交流平台,每个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有十分钟的时间建立联系和交流项目,我们旨在把对科技创业充满热情的人聚在一起。

这是一次规模盛大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见面会。房间挤进了太多创业者,投资人面前排起了长龙,在热闹的的气氛中,这些年轻的脸上散发着期待和紧张的情绪,把目光投向投资人的方向。突然,一个满头华发的老者钻出队伍,坐到投资人面前 ,拿出了一叠资料。

“我这个项目对国家和老百姓都有利”,围观的人群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蒙了,有人似乎了一口冷气,屏住呼吸等待着他的下一句话。

如果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位叫陈中华的老人手里的并没有商业计划书或是项目简介。这是一本印刷粗糙的宣传册,里面如小广告版布满了各种文件、领导寄语、科研成果和个人头衔……

很显然,这份三流的宣传资料并不具备什么说服力,老人的“家庭花园”计划数次被投资人打断。陈中华一直在强调家中建一座花园能解决哪些问题,投资人则惊诧于他的计划是如何实现。这次不在一个频道的对话不出意外的以失败告终。

“她(投资人)还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陈中华告诉动点科技,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种创投双方约见形式的活动。70多岁的他此前习惯的角色是站在讲台上给大学生们授课,或作为“国际青少年创新协会会长”给孩子们讲什么是“创新思维”。在他递给我的名片上,光头衔就接近十个,由于信息量太大,名片采取了折叠的形势,正反两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IMG_0358_meitu_1

陈中华名片上的头衔。(个人隐私部分已做虚化处理)

对于没有带来任何项目简介这一情况,陪同他一起来到现场的学生解释说,由于昨天才知道这个活动,所以还没有来得及准备计划书之类的资料。“不过如果有人对陈老师的项目感兴趣,我们很快就能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年轻的学生补充道。

在会场外,我见到了陈中华。这位老人花白的头发梳保养的很好,穿着干净整洁,看起来精神很好,一副标准的知识分子某样。他给我介绍了他的“家庭花园”计划:在每一个商用住宅房空间里,辟出一块专门的区域来种菜养花,生活废水可以用于灌溉这些植物。如此一来,不仅每个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私人花园,而生活污水也能得到最好的安排,既照顾了民生,也考虑了环保,一举多得。

听到这个疯狂的计划,我愣了一会儿:这个改造工程量未免也太大了吧?不过陈中华显然并不担心,在他看来,以后开发商造新的房子,完全可以提前预留出这么一块地方来。以后的住房,也都可以一步步按照这个计划来设计。

当然,具体怎么实现这个计划,以及盈利模式会是什么,陈中华并没有具体想过。他只是不断的跟我强调,某个领导人的讲话提到了创新,哪些文件文件要求绿色可续发展。显然,他的意思是,自己的项目是符合讲话和文件精神的。

当我还准备进一步问下去的时候,陈中华又提到了他的另外一个设想—创立一所学校,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一直到大学。而他这个学校,不需要教育部承认的毕业文凭,因为这些经过培养的孩子们都已经了创造力,完全可以自力更生甚至比普通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有更强……

同样的,他也并没有谈到如何具体操作这件事。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交流里,他还聊到自己如何受到政府部门肯定,怎们开了成都第一家电脑维修店,最早的商用机器人差一点就成功……我的知识储备完全被刷新了。

“你相信你的老师的这些计划会成功吗?”我问那位年轻的学生,他迟疑了一会,随后的回答有些信心不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会,也许陈老师的想法会实现的。”

这位老人的头衔身份,我在网上检索发现,确实有一些他说的的协会或机构,不过成色如何,由于信息量太少,我还是没法判断。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确实是四川某高校的一位退休教授。在《成都商报》一篇豆腐块新闻里,提到他的身份,用的也是“高校教授”。

很难相信这位举止得体的老人是骗子,但有关他的疯狂计划计划,我很难相信哪怕一个字。

不过,哪一种创业,不是疯狂和野心结合的产物呢?他们起身排队,准备去见另一名投资人了。对于这位年迈的“创业者”来说,今天注定是不属于他的一天:没有运气,也没有收获。

注:基于隐私考虑,陈中华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