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截图20160603100437

2014年被誉为可穿戴的元年,那时的可穿戴可谓是风光无限,媒体频繁曝光,并一度成为各种科技活动的中心议题。然而,时至今日,却是今非昔比。可穿戴的光环早已褪去,甚至连在可穿戴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曾手环销量全球第二的Jawbone近日也传出将退出可穿戴的消息。

面对如此萧条的行业,创业者理应敬而远之才对,然而,北京一家名叫“一数”的科技公司却反其道而为之,他们不仅于15年3月成立了公司,更于近期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投影可穿戴产品——Cast1智能腕投。

说到投影可穿戴产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早在14年一家名叫 Cicret的法国团队就在Youtube上公布了他们Cicret投影手环的概念视频;而三星也在上个月被爆出正在布局投影手环的专利;当然,苹果自然也不会落后,其实其早在13年就申请了虚拟投影的专利。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大公司没有一家能将产品做出来。反而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一数抢占了先机。

[iframe height=498 width=510 src=”http://player.youku.com/embed/XMTUxNDc0NzM1Mg==”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

以上就是Cast1的概念视频,非常酷炫,简直不敢想象这是中国人做的。据了解,Cast1目前主要实现了功能手机的功能,看微信,运动,计步,短信,电话等,投到桌子上就是个pad,投到远处就是电视。续航上,其采用了目前手表里最大的电池,740mAh,是apple watch电池容量(205mAh)的近4倍。如果不拿来看视频,可以使用一天。

看起来的确牛,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怀着这样的疑问,动点科技对一数CEO曹腾先生进行了采访。

关于创业

动点科技:首先介绍一下Cast1的产品定位?

曹腾:Cast1最终将是一款基于虚拟显示和交互的可穿戴手机。

主要分为两步来实现,第一步就是做显示,我们利用短焦微投技术,将图像投射在包括手臂、墙壁、桌面等任何介质上。而未来第二代,我们将着重做基于虚拟的交互,即在投射出的光影上进行操控(目前是利用手表上的触摸板进行操控)。

短期目标是成为人们的第二款手机,或者说是备用机,而长期目标则是取代现有手机,并真正成为人体的一部分。

动点科技:你们凭什么能够全球第一家做出来可穿戴投影产品的?

曹腾:首先,最重要的可能是勇气,我们开始做这款产品的时候,面临的几乎都是质疑,很多人就是不相信中国团队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产品。但我们好在有勇气一路坚持了下来。

第二,行业经验比较丰富。我们的同事基本上都在手机行业做过研发、运营,有着10几年到20年的研发经验。

第三,时间点成熟,自从谷歌眼镜推出来之后,相关产业链与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所以我们从那时开始就在讨论做类似产品在技术上是有机会的。

104236be
法国团队14年推的Cicret概念产品,直到现在还没影

动点科技:目前可穿戴其实已经不火了,为什么选择在此时进入?

曹腾:所有行业的演进路线都是一波三折的,即在上升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它会向下回调。

其中回调的原因一般是关键技术难以突破,或者就是行业标准产品形态还未被市场认可。但只要过了这段时间,难题得以解决,标准形态得以被认可,行业便会继续向上发展。而智能可穿戴目前正在等一个标准形态的出现,正处于回调即将结束,马上又要起来的阶段。

另外,我认为智能穿戴是一个非常确定而且非常好的市场。去年,仅在中国,手表手环类产品的市场容量大致就在3000万台左右,而今年很有肯能可以达到5000多万台。而其平均单价在往上走。

动点科技:目前记录体征数据的手环都活的不好,你们还要记录体征吗?

曹腾:记录体征数据,这是可穿戴设备必须要走的道路。之所以现在类似企业都活的不好,在我看来是创业者看见了阶段性的终点却没有想清楚实现路径。创业者大多想的都是怎么测数据,而没有想过用户为什么要戴上,这是最大的问题。

消费者不会为了让创业者测他的数据而买这款产品。消费者是先要觉得这个产品好用实用,然后才会考虑体征检测这些事。

而如果能够将手机的基本功能都能集中到可穿戴里,达到相似的用户体验,那这产品就是有用的,用户也才能购买并佩戴的。

动点科技:苹果已经宣布要推动apple watch应用的去手机化,这对你们有多大影响?

曹腾: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想要做到好的用户体验很难——屏幕太小。用惯了手机大屏,我相信主流人群都不会喜爱小屏的。

动点科技:当初为什么没有考虑直接创业做AR/VR?

曹腾:AR/VR的确很酷很炫,但我个人认为AR/VR真正产品化其实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只要解决了眩晕问题,VR在某些场景下可能很快就能起来。但我认为其更多只是对手机功能的一种补充。不可能取代手机,试想,谁会带着一个头盔满世界跑?VR不会成为一个全场景的设备,其应该是只适合于家里等固定场景的设备。

而说到AR,我认为如果泛义来讲,我们的设备其实也可以说是增强现实设备。都是在现实场景中投上一层虚拟的东西,与现实融合。而狭义上讲,AR眼镜的实现难度比VR要难多了,安照扎克伯格的说法,其实现可能还需要10年时间。

动点科技:所以,你做手环类产品创业,还能做10年?

曹腾:其实,每10年左右,个人消费类终端都会发生一次重大升级,从最开始的台式机到笔记本到功能手机再到智能手机,其每次升级都是大致10到15年左右的时间。我坚信智能穿戴是有其独特的地方的(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继任者),其符合设备离人越来越近的趋势。

目前消费者之所以不接受可穿戴产品,是因为其还达不到手机的效果。

动点科技:你们的技术是否可以融入到AR里面去?

曹腾:肯定可以,目前AR解决的更多只是显示问题,对交互其实考虑的还很少。而我们的交互一旦做出来其实是可以帮到AR,并成为其交互手段的。

小图-38

关于技术

动点科技:Cast1技术上的难点是什么?

曹腾:将产品做小,是最大的难点。

任何东西都是越小越难。类似于摩尔定律,任何物理设备,如果想要达到同样的性能,尺寸小50%的话,至少需要18个月。因此,从传统投影仪与我们产品的个头差距就可以看出我们之间的技术差距。

我们目前还没加入虚拟交互模块,也还没有加通信模块,但Cast1中已经有了600多个元器件了,远高于苹果手表,甚至比手机也差不到哪里去(手机基本1000多个元器件)。我们手表的体积大致是手机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三分之一体积里装上手机60%的元器件,而未来,我们甚至希望放下80%到90%的元器件。万一哪两个元器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整个项目都有可能停滞。

我们是第一家做出来的,第一个跟第二个做出来的相比,难度是天壤之别。因为第二个可以拿第一个做参考。

猎豹截图20160603120339

动点科技:这一年来,你们都建立了什么和行业壁垒?

曹腾:两方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具有先发优势,想要做类似产品的人很多,但我们是目前惟一一家做出来的。

第二,我们也做了很多专利布局,核心专利十个左右,防御性专利五十多个。

动点科技:中国以前可是非常强调后发优势的?

曹腾:这其实也是我们很无奈的地方,如果我们是一群美国人,在美国做出这么一个产品,那现在一定是粉丝一大片了。但中国人首先做出的东西,虽然外国人很喜欢,但中国人自己更多的只是质疑。

同时,我相信做创新的时候,先发后发其实是没有那么大区别的,大家都在做探索,我遇见的问题他们同样也绕不过去。只有在苹果三星这样的大厂都做了,并已经在全球开卖了一段时间(或2到3年),每年销量大几千万台。到那个时候,或许才能拥有后发优势。

动点科技:创业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哪个阶段?

曹腾:每天都特别困难,很多时候,即使你把事情做成了,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外在环境促成的,不一定是你靠努力就能做到的。

并非因为资金而是因为技术问题,我们经常感觉根本就走不下去了。不过还好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然又出现一些人可以帮到我们,解决燃眉之急。

比如说散热问题。由于激光模组巨大的发热量,所有投影仪都需要自带风扇来散热,但为了安全与稳定,手表不可能带风扇。同时由于Cast 1的手表形态,其既不能向外散热,否则会烫伤与之紧密接触的皮肤,又不能向内散,不然可能会烧坏内部元器件。既要保持低温,又要让高发热的微投正常工作,这简直就是无解。直到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可以让正常工作的Cast 1的温度大致稳定在45度左右,跟正常使用的手机类似(手机散热面积大而且发热少,散热问题相对好解决)。虽然还不甚完美,但已经非常棒了。

类似走不下去的情况,我们已经经历了上百起。

小图-28

前景

动点科技:现在融资到几轮了?

曹腾:我们天使轮获得海尔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现在已经开始做A轮融资了,2到3个月应该就能对外公布。

动点科技:产品主要针对什么市场?2B2C

曹腾:目前2B2C都在做。未来最终肯定是2C的。但在前进的过程中,2B的订单也能帮我们做到很多的技术积累。

现在B端主要是做一些基于物流的解决方案,具体细节不方便细说,但总之一句话,谷歌眼镜目前的行业应用,其实已经有国外企业想要用我们的产品来做了。而且我们的成本绝对要比谷歌眼镜低很多。

据了解,一数科技的产品、硬件、软件三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来自于摩托罗拉、索尼等跨国技术公司,拥有超过15年的行业经验,或有大型项目的操盘经验。CEO曹腾也同时兼任海尔通信全球CEO,有16年的外企高管经验,先后就职于 索尼爱立信(中国)、伊莱克斯、摩托罗拉(中国)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