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ntic-nintendo

Pokémon GO有多火?看看网上关于一则玩家因为捕捉喷火龙太过鸡冻失足摔下天桥身亡(已被证实是假消息)传得有多沸沸扬扬就知道了。不过,这家出现在游戏启动画面上的游戏制作工作室Niantic想必知道的人并不多吧。

这家工作室其实最早是从谷歌内部的创业项目。

screen-shot-2015-08-12-at-3-51-12-pm

由约翰·汉克(John Hanke)成立于 2010 年,这个团队之前的产品包括增强现实游戏 Ingress,以及应用 Field Trip都给今天的这款口袋妖怪AR游戏做了很好的铺垫和经验。

2015年受到谷歌的 Alphabet 重组 事项,该团队这些项目并不能很好的融合到谷歌的其他现有产品,因此Niantic工作室得到自立门户的机会。Niantic Labs 首席执行官约翰·汉克(John Hanke)在此前告诉 TechCrunch 的消息称:独立自主意味着公司可以“更加灵活”,并以新的方式跟其他公司和团队开展合作。

这个选择的确给了它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谷歌的发言人也给予了很大的期待:

Niantic Labs在谷歌内部孵化期间已经创造了一些极具创新性的移动体验,比如大受欢迎的增强现实游戏 Ingress。他们现在已经准备好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继续快速发展,这点将会帮助他们更加紧密地联合娱乐领域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们将探索和乐趣带给世界各地的人们。

finish_creating_mission_creator-tool

聊聊这家工作室的出道作品Ingress 吧,这是一款同样基于实时地理位置让玩家扮演“特工”做任务的游戏并具有丰富的情节故事,相当于一款大型 MMO 游戏。最新据我得知的消息是虽然留存率并不是很理想,但它仍然不失为一个有趣的实验。

要知道鼓励用户带着设备外出、在现实生活中寻宝并不容易——其它一些基于位置的增强现实游戏开发者经验是,玩家还是喜欢待在家里或办公室里一动不动,即便他们玩的游戏鼓励玩家进行探索、与现实世界互动。

但当年还归属于Google的Niantic不认这个理,让智能手机用户走到室外,与现实世界互动能够给它带来的好处无疑吸引了它砸钱干这个:一来 Google 获得了潜在的数据,二来让用户们在传统操作(如查看邮件)以外有了更加充足的理由更多地使用设备。

据官方统计的数据表明:这款游戏的下载量已经超过 1200 万,并且吸引了超过 25 万人参与到世界各地的现场活动,用户在游玩、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所走过的总路程相当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虽然无法避免是小众的狂欢,但这应该算是项伟大的群体性尝试。相较于此前的《Ingress》,如今利用《精灵宝可梦》这样的经典游戏做文章应该是想用更大的IP能够吸引到规模更大的玩家群体来参与这种跨界游戏的实验,一种在对人类更高级娱乐代入感完成需求验证后的公测。

今天上了热门话题的任天堂应该是感谢Niantic 工作室的。当年Ingress 的成功正是让它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也进一步确定了Niantic Labs 的标志性理念——利用手机及其各种传感器把移动世界跟现实世界连接在一起。

2015年末,随之独立出来的Niantic Labs 从精灵宝可梦公司(Pokémon Company Group)、谷歌和任天堂那里 完成了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 。同时被曝光的消息还有这家实验室正在和任天堂合作开发一款名为《精灵宝可梦 GO》的“AR冒险&养成游戏”。

Niantic Labs 此前 公布过 关于游戏玩法的其他细节:玩家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捕捉 100 多个精灵宝可梦,当你靠近一个精灵宝可梦时,游戏会通过手机推送通知发出提醒;以及游戏把现实世界中的公共艺术设施、历史标志物和纪念物标记成了游戏中的 PokéStop,让玩家可以在那里收集更多的精灵宝可梦球和其他道具。

口袋妖怪GO首次推出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7月7日之前出现在美国的iOS App Store和谷歌Android Play商店。

无论是粉丝的邪教般狂热还是媒体报道的如潮式涌来,都让这款游戏被打上了“极受欢迎”的标签,但对该应用程序直接带来的人气最感到惊讶的仍然是Niantic Labs和开发商。截止发稿前,任天堂的股价上涨10%。而对于Niantic Labs的下一轮投资,想必会出现门庭若市的情况吧。

pikachu-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