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

七年没拿到一分钱股份,联合创始人净身出户的新闻因为其太太的一篇文章引起轩然大波。

《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四千余字,详细写出了男主的工作地址和工作内容,甚至还(并不非常明智地)附上了一家三口的高清合照。虽然作者并未在文中点明公司名称和涉事男主的姓名,但在短时间内被扒个底儿掉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韩冬辉确实在与北京展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羽翔一起创业七年后,协商无果,没拿到一分钱的股份,并打算净身离开。不可确定的是,一、韩冬辉是如其妻所说的兢兢业业,还是如展程某原研发副总裁所说的经常出低级bug?二、韩冬辉2014年曾领过一次分红,这笔钱到底是其妻所说的一百万还是陈羽翔所说的两百万?三、韩冬辉妻子称其为“从未签署过任何合伙人协议”的合伙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公司的二号员工就一定算是合伙人吗?四、涉事公司流水一个亿的游戏,纯利有五六千万吗?

今早,陈羽翔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创业开始时只有五个人,大家只是想着一起做一款产品,没有title,也没有明确的股权承诺”,并未承认韩冬辉的“联合创始人”及“技术负责人”身份,并强调2014年的分红数额为200万。目前,韩冬辉除了在一张真假性不明的群聊截图中表示,请求大家不要再转发文章,希望与原公司好聚好散外,并未有正面发声。陈羽翔表示,已经邀请投资方创新工场帮助,在近期梳理公司股权结构和情况,另一方面也澄清,之前没有股权期权的明确划分,但是始终按照游戏项目分红的机制进行的激励。其投资方创新工场称已经在联系涉事公司,会尽快有官方说明和回复。

1

在更多庞杂的细节被澄清之前,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的就是,成立七年,该创业公司股权期权并没有过明确分配。现在公司“自称合伙人”的二号员工向CEO提出股权分配的意愿,得到了其“后期能力明显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评价,并遭到拒绝。

追求“格局”而一再延后的股权分配,七年没有分配的股权期权,姗姗来迟的能力批评,这种情况正常吗?我们找专注投资科技领域创新项目的投资人问了问他们的看法。

线性资本合伙人王淮与主人公一样,同为技术出身,曾为Facebook早期员工。“涉事双方各有各的说法,我们不便评论。但很清楚的一点就是都很不专业。”王淮说,“有一点我是非常反对的作为合伙人等公司做大了再分股权。等大了分多了主事人不爽分少了合伙人不爽。一开始就应该把股权和责任都说清楚但要有founder vesting,一年内做不好净身出户之后做多久拿多少。”同样持这种“提早解决”的思路的,还有原子创投的冯一名。“有些事情要提早提出,越到后面越难处理。”冯一名认为,一般来讲技术合伙人确实应该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5~20%都是合理的。

而关于涉事男主的准确title,冯一名显得十分谨慎。“具体详情我们并不了解。涉事男主到底是不是技术合伙人呢?第二个员工其实并不等于技术合伙人。”对于CEO评价韩冬辉能力不行的问题,王淮觉得并不靠谱。“行不行三个月就看出来了。不能做了这么久了说人家不行,更不能等人走了说人家不行。”王淮所在的线性资本此前曾投资过一家名为“股书”的提供企业期权解决方案的公司。“不落实到纸面上的承诺,都是耍流氓。其实选择股权激励管理SaaS可以用很小的代价至少给所有人一个专业的交代。”

王淮提到的这家专门提供企业股权期权解决方案的公司,昨晚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与王淮意见类似的文章。文章中提到,“作为一个有意加入创业公司的员工,谈期权的最佳时机无疑是入职前”,并强调了要请求老板将承诺的期权写到offer里,并签署白纸黑字的期权授予协议。

而另一家投资公司源星资本的合伙人于立峰有着并不完全相同的意见。源星资本成立于2008年,是纪源资本旗下的人民币基金,专注于健康医疗、智能硬件、节能环保等领域,去年开始进行独立品牌运作。“股权应该早分清楚,而期权要看贡献、逐步到位还要有利于引入后续团队人才。”而对于女主人公反复赞扬的,自己丈夫“看重‘格局’,一直不催创始人分配股权”的问题,于立峰显得不以为然:“这个命题不存在啊是伪的格局很重要但初期创业蛋糕都没做出来呢何谈分呢?”

于立峰进一步解释说,把股权和期权规矩定好本质上不是分蛋糕而是定规矩、定责任和义务这跟格局不矛盾。“恰恰相反这恰是促使大家能够在基本利益框架下有更高的事业格局。”

关于同一个“格局问题”,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显得不置可否。“丈夫没拿到股权,家人吐槽,这很正常,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当然也有人说这是道德绑架。”徐晨表示,自己并没有对事件进行调查跟踪,没什么判断的基础。“不过从我的角度来看,丈夫这点值得鼓励,但至于方式可不可取,我不发表意见。

关于外界纷争的股权分配问题,徐晨认为,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的是一个道德或者说诚信问题。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才是重点。“从今天的文章来看,基本上就是管理层认为此人对公司没啥价值了,有点像卸磨杀驴,是人品问题。”徐晨说,但是从商业上来说,管理层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的。其中的商业纠葛我们并不清楚,不便做评价。

在被询问能否给创业者们什么避免重蹈覆辙的建议时,徐晨说了很有趣的一句话:“在不靠谱的(公司)多拿钱,在靠谱的(公司)多拿股权。”徐晨想了想说,看走眼是常有的事,不要默认别人会给你股权。

在被问及是否会在投资项目前格外注意创业公司的股权分配情况时,几位投资人皆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有趣的是,大部分投资人表示,他们并不喜欢股权分配得太平均的公司。“在一个公司里某个人的股份占据绝对大头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啊,因为关键时刻得有人做决定。平均主义容易导致分散。”徐晨说。“团队要有核心核心就要有更大的责任和能力相应就应该有更大的股权”于立峰说,平均的行为是大家都负责也就是大家都不负责,“那代表团队的核心其实根本没有形成,或那个所谓的核心根本不自信。”

为什么创业的浪潮汹涌了这么多年,股权分配的基本问题还会有那么多公司不明所以?吵吵闹闹之后,理智的人会发现,“他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但他依旧是最牛逼的创业者”这样的结论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基本的劳动所得保障不了,空谈格局其实真没什么好牛逼的。

王淮在谈完观点后,半开玩笑似的说了最后一句话:“只有专业化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