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hang

易到创始人周航也许做梦也没想到,会以如此决绝的方式和自己曾经一手创立的企业一刀两断;乐视也没想到,这个在收购过程中一直低调配合的CEO竟然亲手扔下了一颗炸弹。

双方你来我往,深夜里刮起了大风大浪。乐视称周航说谎、诽谤,是“农夫与蛇”里的反面角色,忘了曾经饥寒交迫中的“雪中送炭”。周航则回应不在乎被“泼脏水”,奉劝贾跃亭和公关团队把精力放在解决易到用车的现实困境中。

这场风波中的导火索是周航披露“易到确实存在资金问题,最直接原因是乐视挪用 13 亿”。头一句其实并不重要,虽然乐视控制下的易到用各种可笑的原因回避资金困难,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接连出现的司机提不了现,乘客打不到车现象,已然把易到的资金链困难暴露得千疮百孔。

后一句才真正戳痛了乐视最本就未愈合的伤口。蛇打三寸,这次周航出手之狠,恰在大规模的司机和用户的钱难以兑现的情况下。无外乎乐视言辞激烈,直指周航“用心险恶”,涉嫌诽谤,并搬出“依然在易到领取CEO的工资、并报销相关费用”的细节说事,无疑是想把周航从逻辑到人品上彻底打倒。

不过,乐视对于“挪用资金”的回应,却激起了更多的争议——到底是“乐视生态”内部的正常资本运作,还是坐实“违规挪用资金”,已然引起了互联网圈的站队,以至于阴谋论又一次被搬出来:周航这份看似为人请命的申诉文,更像是一份“投名状”。投给谁?当然是小米——周航加盟的新公司顺为资本正好是雷军的旗下资金。联想到此前乐视资金链问题曝光后和小米的种种纠纷,这阴谋似乎更多了一分神秘的可性度。这似乎也符合贾跃亭的对待质疑的一贯逻辑,在回应乐视“庞氏骗局”的问题时,他说丝毫没有掩饰:“说乐视是庞氏骗局的,不是黑手就是SB。”

没有第三种可能。

yidao

回过头来看,既然周航已经能忍受“早已淡出易到的管理层”的局面,甚至在在湖畔大学谈论“创业失败”时用了“宿命 ”这样听起来像要放下一切的表达,为什么突然又忍不住了?

首先,易到的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间的地步,司机围堵易到办公室的新闻屡见报端,这已经不仅仅是个资金链的问题。周航的措辞是“易到所面临的并非简单的债权债务纠纷,而是可能会引发妨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足见问题的严重性。有评论指出周航的两难局面:公开真相,有违商业伦理;不公开真相,情况继续恶化看不到希望甚至有可能引发群体事件。“两锅”相较之下,周航自然选择背起轻的那一口。

其次,易到的“退化”似乎超出了周航的预期。按照媒体人骆轶航的说法,乐视7亿美元“现金+股票”的收购,只兑付给了易到30%的现金。“眼下这个丑闻缠身的易到,跟当初周航经营的那个易到,已经判若云泥。一个是汽车交通的理想国,一个是生态幻梦的提款机。周航的理想所托非人,乃至于此。”

还有什么可矫饰的。

当然,退一万步说,作为一个商人的周航,就算失去易到的控制权,手里还有一部分期权,完全可以兑现之后闷声发大财啊?但现实或许多数时候是残酷的嘴脸。资深互联网人冯大辉在和此事相关的微博里这样写到:“当事人要求对自己的期权行权,这个公司找各种理由搪塞,不打算给人行权……”

前已无归途,后不见来路。也许周航并不像骆轶航塑造的那样是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悲情角色,不过在这件事情上,看起来他也只有这条路可选。

回顾这场风暴,人们同情周航的遭遇,哀叹易到的结局,也在分析这场争议最原始的起点。

原Uber中国创始团队核心成员之一谈婧说,易到起个大早赶了晚集,一手好牌输到精光,究其原因,私家车出行本应该是少数人享有的高端服务,而追逐快钱的资本,把本该公共出行的人群烧钱烧成了快车出行的用户,而让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公司死掉。

“其实,网约车最终真正能站得住脚的模式是易到,可惜资本烧钱把本应笑到最后的周航先生提前烧出了局,被史上最大的三个资本牌局来回折腾几轮之后(Uber、滴滴、乐视,居然一个都没落下),易到只剩最后一口气,周航也转行去跟着雷军的顺为资本做投资玩资本去了,可谓实业界的悲哀,也可谓这个荒谬的时代的缩影。”

资本凶猛、资本嗜血、所托非人,对于周航来说,也许有很多值总结的经验。不过,一地鸡毛之后,没有人称得上赢家。乐视资本运作的疑云又一次浮现在大众面前,易到则依然如一颗定时炸弹,而周航看起来也彻底失去了一手创立的产业。

当然,据说周航还在奋力一搏,听说他正在寻找财团和基金联手回购易到,以重新拥有这家他创建的公司。不过对于很多司机和乘客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些结局——他们只想知道什么时候能顺利提现,什么时候能顺利打到车。

依然没有人给他们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