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产业被视为一座新的金矿,越来越多国内外金融巨头投身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研发。2015年9月,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四十多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这样的顶级银行组建了R3联盟,这意味着银行之间对于如何利用区块链用于金融层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在中国,央行也正在开展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相关研究,而IBM和微软等主流技术公司的全面介入也进一步加速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和系统化,区块链领域的投资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但在前景最广阔的金融行业,目前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区块链应用,但区块链的特性却能让它同样在别的行业施展拳脚。分布式共享数据库,点对点价值转移的去中心化特性让区块链拥有数据无法篡改和随时追溯的神奇属性。

“区块链的一个特点是点对点。拿银行转帐来说,线上的转账都需要银行或者别的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比如我从A银行账户转账100块钱到B银行账户,其中的过程是A银行在账户里扣100块,B银行在账户里加100块,然后央行统一清算。这个过程没有办法直接点对点完成,必须要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验证,不然我说我转了100快钱,谁会相信呢?”在唯链(Vechain)任职CFO的张杰告诉动点科技。唯链的母公司BitSE创建于2013年,他们之前曾尝试做了比特币挖矿芯片、挖矿服务、矿池、区块浏览器等业务,其后又开始尝试区块链在股权众筹、游戏、物联网上的应用。VeChain是BitSE在去年1月推出的新产品,他们打算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商品的防伪难题,代替像二维码、RFID、NFC标签这样的传统防伪技术。

VeChain的自信来源于区块链的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特性,整个系统将通过分布式共享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参与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在行业里,人们喜欢把这种特性比做拜占庭将军问题,简单来说,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中的节点越多,数据库就越安全。另一方面,区块链让数据无法被篡改,比如我在数据库里添加了一个名为“王博源把秤压坏了”的信息,这段信息就会一直、永远存在,过上千百年大家也知道“王博源把秤压坏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把这段信息放在一件商品上,人们也能知道这件商品的真伪,它什么时候生产、用了什么材料、经过了哪些代理商等等信息。

“拿RFID来说,其实RFID最主要的功能是放损耗而不是防伪,RFID的标签是可读取的,我可以自己做个数据库,再修改RFID的标签就可以了。”张杰说,相比较而言,Vechain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安全性,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伪。在实际应用中,一块经过特殊设计的区块链嵌入式NFC芯片会被镶嵌在商品内部——通常是商标下面,在这种设计中,NFC不再只是电子化明文显示标签而已,而是一个由非对称加密算法保证的全世界唯一的电子标签。而在用户端,他们可以用配套的App扫描NFC芯片,获取对应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包括商品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的所有信息,以达到对生产企业、经销渠道、监管部门和最终用户的供应链全透明。目前,Vechain已经和几家大型奢侈品品牌建立了合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奢侈品饱受假货之苦。

事实上,防伪正在成为区块链领域商业化路径最清晰的方向之一,Vechain在之前获得了分布士基金的数百万美元投资,而包括Inchain(印链)和美国的Chronicled等公司都有类似的产品。“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想象空间是最大的,但是现在技术上还有一些欠缺。”张杰说,“金融的交易量非常大,一个毫秒就有相当数量的交易,但目前的区块链技术还在秒级别徘徊。”

另一个原因在于,金融行业的外部性与严苛的监管使得金融业的创新效率不能太高,另外,一些政策风险也会让区块链创业公司避开金融业——央行对新技术的态度往往是先一棒子打死,再默许其中几家慢慢,在这种情况下,一纸禁令就能让创业公司的探索付诸东流。

根绝麦肯锡发布的区块链效用路线图,2014年至2016年是区块链技术评估阶段,各类技术团体组织、金融机构将评估技术的应用价值;2016年至2018年将进入概念验证阶段,能够判断技术是否可行及是否可扩展,尤其是区块链的性能、成本、速度和规模能否超越传统的金融体系;2017年至2020年,区块链基础设施将进入形成阶段,开发全面的用户接口,充分利用API接口进行产品开发,实现更少的人力,并且通过共享基础设施来降低成本;到2021年以后,将真正进入资产扩散阶段,区块链技术将得到全面应用。

图片: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