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1

这两天,仍在使用腾讯QQ轻聊版的用户会发现他们被强制升级到了TIM,这是腾讯用来替代办公用聊天软件TM2013的一款兼容QQ协议的聊天工具。除了界面上不习惯,比如说单独的聊天窗口被合并到了同一个,以及有一些轻聊版用户并不需要的办公专用的功能被加进来之外,还有这么一个惊悚的事实:这个TIM的安装包大小,甚至比普通的QQ还要大。原来的轻聊版现在已经变得一点也不轻,可能也因此只能改个名字。

出现类似情况的还包括微博国际版。大概半年前,很多用户被安利使用由新浪微博官方客户端的作者eico制作的微博国际版,这是其另外一款微博客户端产品Weico国际版的翻版,界面清爽,也没有广告和其他一些比较边缘的功能,更有甚者还支持夜间模式。人们都把国际版当作了微博的一个官方去广告精简版。不过最近半个月,微博国际版开始推送跟国内版一样的广告,并且似乎是看用户手机的IP地址来确定投放什么类型的。这个应用开始变得跟国内的兄弟没有什么区别。

国际版比国内良心的还有一个360安全卫士的国际版,我曾经因为它没有广告,也没有其他强制捆绑安装的迹象而大力推荐过它。但是在我那次安利的文章下面,近来也有人说它还是很流氓,把用户的浏览器主页都改成了360导航,而且好像也没有了简体中文版,我自己没再用,所以没法确认真假。

总之啊,就是这些针对海外用户做的产品,本是国内用户的世外桃源,可现在用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爽快了,就好像桃源的房子上画上了带圈的“拆”字。那么是不是用户就切回国内版了呢?也没有,他们由于习惯继续停留在这些国际板上,就好像国内版的用户还有很多因为惯性继续留在广告泛滥成灾的国内版上一样。

我觉得,自从人们发现这些应用既可去广告,又不用额外掏钱的时候,似乎就注定了今天广告会被加回来的现实。也许我还应该再加上一个例子,是UC出的“夸克浏览器”——采用Blink内核,砍掉了UC头条和其他讨厌的功能,一开始是以一个纯粹的浏览器身份出现的,直到近期一次更新羞答答的加回了网址导航(然后好像又被用户骂回去了)。

为了不看广告,你愿意花钱吗?或者付出其他方面多大的代价呢?

人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让自己不看到条幅、弹出或贴片广告等与内容明显区分的广告是公认的现实。几年前,去广告还被认为是一种跟盗版软件一样不道德的行为,它有可能会使得一些免费或共享软件的作者陷入商业上的困境,跟偷窃商业软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在当时屏蔽广告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后来也许是人们发现这实在是太反人类,于是出现了公开宣称反广告的Adblock Plus,解开了人们心理上的封印。最近甚至连国外一些电信运营商都开始主动控制广告内容的流量。

单纯的嵌入广告现在已经非常衰弱,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最先开始产生那种所谓的原生广告,国外也迅速跟进。原生广告混入信息流当中,并且不好区别。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最近的《2017数字新闻报告》表示,“智能手机只有不到10%(实际为7%)安装了广告拦截插件,或者浏览器默认拦截广告……另一个令人感到欣喜的迹象是,已有更多(约为43%)受访者同意在浏览特定的新闻网站时,暂时关闭广告拦截器。”

甚至有12%的人愿意重新获取广告,以支持他们信任的网站。他们认为如果能够收到一条纯净的信息流,愿意为此忍受一部分不便或者付费。这也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夹击之下的一条生存的路线,就是能够以人们信任的一方而存在,充当信息过滤器的角色。

目前,可以说中国用户并不希望为没有硬广告,也不提供原生广告的真正的纯净版本付钱,他们仍希望免费优先于质量,所以给他们的那些“国际版”们也最终陆续加回了广告功能,这就是应对中国人选择的一个天然的结果。而且,极少数愿意付费享受好产品的人也没有“好报”,因为他们成为了极少数,很多付费服务并没有因此改善服务质量,也不听他们的抱怨,似“黑店”一般宰割这帮“冤大头”。想要真正用着舒服,单是“会员”已经不行了,得“超级会员”,“白金会员”,“年费会员”……

所以,你看着这些“浓眉大眼”的国际版也“叛变革命”的时候,不如好好想想,你——还有你身边的其他人——愿意为了真正的便利付出多大的代价。

呃,忘记说了,也许很快就会有这些“国际版”基础上的“破解去广告会员版”安装包出现在某些破解的小网站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