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key

这事儿出来应该有几个月了。各地逐渐树立了本地人,本地牌照为基础的网约车地方法规以后,纷纷决定以考试形式审核网约车司机的资格。而跟同期的出租车司机考试相比,试题中对当地历史文化典故,路线熟悉程度的要求俨然到了变态的级别。

在x人x牌政策出台之前,人们很容易叫到网约车,并乐于享受实际上相当于拉低了出租车行业价格的低价优质体验。结果限制一出,普通群众既做不了司机,也叫不到网约车,纷纷调侃新政后的网约车司机成为了一线城市优质男的代名词,甚至戏称滴滴打车将进化为高端婚恋平台什么的。

要是看过了各地变态难度的网约车司机试题,调侃者恐怕得更加认真的思考这个司机身份的含金量了——能不作弊通过考试的仁兄那必须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我一开始也是把此类新闻当笑话来看的,不过最近又看到吐槽,则又重新思考起来,结果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吐槽说,网约车应用都会通过详尽的地图导航指路,所以不应该再强迫车主都变成一张张“活地图”。而司机能在集中精力开车的同时给人当导游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所以要求对历史文化了如指掌更是无稽之谈。

只不过,现在的出行体验还着实做不到地图软件可以100%包办的程度;而考核历史文化知识也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在拉活过程中司机“信口开河”的可能性。最终,对司机如此严格的要求是政府有意将网约车服务高端化,成为和出租车行业差异化的不同细分业态,以维持出租车司机饭碗的思路所致。

导航的表现远称不上完美。高德什么的很喜欢说自己又新增了多少POI,又怎么人工智能了。但你还是会偶尔出现在完全依靠导航的时候,小则绕路,大则迷路的情况,极个别情况甚至还挺危险。

例如搜索一下地铁即将收摊时的远途公交路线。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坐上最后一班由该站开出的地铁,不能再换乘其他线路。因此地图一般不会推荐地铁线路。但是,有一种可能是从地铁线出发,在中间点的某个交通枢纽下车,换乘夜班公交车。对于公交地铁联运的路线规划,是地图比较欠缺“智能”的地方。

还有,有一次我需要从深圳的地铁景田站出发,前往会展中心。地图为我推荐的“骑行”线路,居然要通过一座只有汽车车道的高架桥,在我多次确认没有其他更近的路线之后,只得提心吊胆的擦边上了高架,并且祈祷这样的事情不要再来第二次了。

我相信在使用汽车导航的时候情况不会显著好转,至少“左转,然后左转”的说法就足够引发司机的一阵嘲讽。更常见的是在绕过一个很小的四方格街区时,只要你不是严格按照导航要求在这一个路口转弯,即使接下来马上就能转弯,它一定让你掉头。

所以,导航的问题在于,有时候对某些线路只能机械的规定固定路线,另一些时候提供的模糊信息不得不需要人为辨认。所以,高德最近引入了达人pgc贡献热点地图,我感觉是要做“大众点评”的节奏。而这类信息系统并不会懂得,对他来说这都是黑箱进黑箱出,只要人看了能懂就可以。

这多少有点儿吹毛求疵,我们自己如果嫌导航效果不完美,那除了找个本地人放在副驾驶位置上给你带路难道还有其他办法?够用对大部分人来说就行了。但是,恰好因为我们说的是网约车,所以这种凑合一下的标准才要不得。必须提出更高于一般司机,甚至是出租车司机的标准。

你很难说去年有关部门开始调研网约车合法化的过程中,没有受到滴滴等从业者的宣传导向的影响。网约车在广告中一般都是白手套,饮用水,高级车的范儿,而为了最终获得合法身份的准生证,也曾一个劲儿的说自己跟出租车行业不是平行竞争关系。

——那就求仁得仁,让你高端到底呗。

就像很多人指出的一样,当年的“专车”服务本来就没被赋予颠覆出租车行业的使命,而低价补贴也不能长久,高端化专车业务正好也给厂商一个台阶下。出租车和黑车司机又各得其所,活过来了,也不上街罢工了。

我觉得,在现如今践行八项规定,机关都不养车了的情况下,这网约车司机怕是都按照当年那时候的真·专车司机的标准来培养的。你说能允许司机一时兴起,在真·专车乘客甚至国际友人的面前,对这座城市满嘴跑火车嘛?

钱给够,再加上运气好,你就能通过网约车享受到绝对高品质的真·专车服务。这可真是“当年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