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S Title Arts

1993年就开始研究平板电脑操作系统,1990年代末推出智能手机平台,2000年推出智能电视机顶盒,2003年推出成熟的平板电脑。然而,作为行业的探路者和先驱者,这些尝试一次也没能成功,反倒都给他人做了嫁衣,预测市场之后的胜利果实被别人夺取。

这家倒霉透顶的公司就是微软,从Windows CE、Pocket PC、维纳斯计划、Tablet PC、Zune到Windows Phone,一部失败的历史看的人郁闷不已。而发布当时轰动全球科技业界的Hololens,似乎正徘徊在这个失败名单的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Hololens刚推出的时候震惊了行业,但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对手纷纷开始追赶,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差,在这个时间段内领先者跑得越远,越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时间差的价值。现在,苹果的ARKit和谷歌的ARCore都已经推送给开发者,我们就可以来检查一下微软在Hololens发布至今的2年做了些什么。

答案很令人沮丧。

微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动作只不过是把Holographic的平台名字换成了“Windows混合现实平台”,改名部再立新功。其他合作方只看到一个Steam VR,连叫人眼前一亮的游戏和应用都没有。反观苹果刚刚推出ARKit也就2个月,有人马上开发了能模拟经典MV单曲《Take on me》画面的小演示,复活了经典镜头,更不用说它在发布会上刚亮相时,本来就是自带各种游戏示例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两年对Hololens来说,可以算白过了。

究其原因,微软太希望借助全新重启的平台开辟新的赛道,但别家都是利用在现有平台的用户和生态优势顺便扩张。这使得微软面对苹果和谷歌的逆袭,就像是没人脉没资源的小创业团队面对刚回过味来的阿里或腾讯。

Windows混合现实平台需要人们采购全新的硬件,而且还都不便宜,跟几十块人民币一副的纸板眼镜相比完全没有吸引力,甚至大多数人连这几十块钱都不想掏,还是想用裸眼看屏幕里面的3D。结果《Pokemon Go》向全球人民普及了AR概念,微软在过程中别说吃肉了,连汤都没喝到。

而在两年领先的时间当中Hololens运营的最大败笔是,没有争取到足够多的开发者和OEM厂家,以丰富产品线,提升吸引力和降低价格。Windows Phone时代微软已经在类似方面表现出了十足的颟顸和笨拙,我们本应以为微软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

但微软另一些活跃项目又体现了很大的不同。比如小冰就是一个特别不像微软的项目,在中国和日本两个市场的商业化合作都相当成功,对AI概念的普及贡献良多。这么看来,微软又好像其实很有扩充合作伙伴的能力来着。

其实Hololens也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很差劲,在需要高度定制的工业领域,因为大家需要的是嵌入式的方案,对兼容性和生态圈大小不在意,微软就很适合做这方面。我知道的案例包括蒂森克虏伯电梯维修工带着Hololens,用Skype给远程专家看Hololens生成的电梯模型图,远程接受指导。还有中国电信的铁塔和线路工程师都带着眼镜来检修线路。

微软需要看到,对定制就能解决问题的工业领域,和广大的消费者群体的对策是完全不同的。消费者更依赖他们现有的存量设备加入新功能,讨厌尝鲜可能带来的风险。微软对自己实验性产品的后续支持不够,例如WP7用户不能继续升级,Band手环停产后丧失技术支持,Surface 的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麻烦。这类问题更加剧了人们对选用微软新技术的犹豫。

只有着眼于用户的存量设备——哪怕那是iOS或Android——来推广自己的技术,可能Hololens才不至于在下一代硬件普及之前就提前死亡,获得跟Tablet PC他们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