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S Title Arts

今年7月21日,陕西汉中市民何某到银行办理业务,由于户口簿和身份证名字存在一字之差,被银行要求到派出所开“自己是自己”的证明

此类“奇葩证明”以前还要更多,只是近年被批量曝光而已。办事机构需要提供额外的,罕见的身份证明,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机构们的身份识别手段失效,不能在客户无感知下获取他的身份。

类似的,在网购时如果支付平台怀疑你被盗刷,如何既成功验证身份,又减少对用户的打扰,支付平台也不断在做权衡。由此延伸出来的身份识别产业,可以说前途非常光明。

例如,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一向存在理论成果难以跟产业对接的尴尬,很多学校孵化的项目在技术层面很牛逼,却都是屠龙之技,难以商业化。

这里面为数不多的例外,就是做声纹识别、人脸识别、鉴黄等身份识别相关的工作,该领域创业公司也是AI类初创公司里活得最滋润的之一。

身份识别也成就了 iPhone X 的其中一个卖点。因为全面屏需要舍弃指纹,苹果推出了激进的 Face ID 。所谓激进,是指为了兼顾用户无感知和安全的目标,Face ID 需要的硬件传感器数量比 Touch ID 多得多,很多也是首次小型化后应用于手机。

但在这里,苹果将会再次起到引领市场共同进步的作用——之前我说苹果的“现实扭曲力场”在Apple Pay推广乏力时已经消退,看来(局部来说)是个错误。

可以想见,一年后的安卓机市场上,一定会推出类似而更廉价的传感器配套方案,就像此前的iPhone为市场带来了重力感应、陀螺仪、GPU等等一样。这些模组当然不是只用来解个锁,它们将为3D扫描小型化铺平道路,展开更宽广的可能性。

但高端机技术进步的同时, 仍会有更多用户坚持他们自己的机器,赌他们都会换机实在胜算不大。这么多年了,标配 NFC 的手机也没烂大街,更不用说 Windows XP 的占有率还是令人绝望地坚挺。

因此,Face++ (苹果发布的 Face ID 跟他们注册的商标撞车了)等方案提供商,做的事情是在用户不更换硬件的前提下,实现类似或基础一点的身份识别功能。但因为硬件指标上不去,需要做的软件容错调整必须更精细,更有耐心,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苹果号称在硬件和算法的共同支撑下,Face ID 出错率能低至百万分之一,而指纹识别出错率高达五万分之一。问题是,仅仅依靠普通摄像头,甚至是更缩水的前置摄像头,出错概率是否还能继续在大众接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是的话——例如广州机场的安检摄像头,已经开始采用号称利用了AI的人脸识别技术——那么反过来,Face ID 的那么多硬件,是否还如科技评测人士所坚持的那样,是维持面部识别不可或缺的?

甚至,更进一步的思考,当指纹识别作为一个风险相对很高的生物识别手段,业已在手机业界广泛采用时,我们的社会都没出过什么大问题,那是不是说明,在身份识别当中进一步地“鱼目混珠”也是可以接受的呢?

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一定是在“用户无感知”和“足够安全”的天平中,倾向了用户体验一端。这也与人类偷懒的天性不谋而合。

例如,假如上文开头的银行等单位,为了不再办理“奇葩证明”的同时又不费事升级系统(包括改善操作流程),可能就得针对少见的身份识别失效案例网开一面了,反正绝大多数情况下混过去也没啥事,大家都是好人。

人类社会很多事情,都是这么建立在并不精确的一片混沌上的,我们只能祈祷系统不出什么事。毕竟,如果真的不出事,我们就可以把科技水平提升到它“本不应该在”的那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