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7134646-a3923aa2-me

在 TechCrunch 国际创新峰会 2017 上海站的论坛上,我们邀请了共享办公空间鼻祖WeWork ,这家公司虽然在本土市场虽不具有先发优势,不过想要后来居上的它最近一段时间在亚洲区的融资及市场拓展动作一直不断。在这些动作背后,WeWork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是如何立足于世界,并且能够“征服”中国庞大的陌生市场,以及未来将如何改进本地化体验的?WeWork 亚洲区董事总经理用了以下时间和在座各位分享了有关这些问题背后的思考。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贴地气,WeWork 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取了一个好记住的中文名字——李恺先这点似乎是很多想要扎根本地的老外惯用伎俩,但他的背景还是值得占用篇幅书写一番的——李恺先出生于德克萨斯,父亲是公务员,后来迁到巴基斯坦工作,他于是便有机会机会去到了亚洲各国。在学生时代来到中国南开大学当了五个月的交换生,他在那时候便开始学习中文,后来又到了清华大学。正是因为跨国界生活的背景,以及在不同行业工作的经验,李恺先成为了WeWork 在亚洲的领路人。

WeWork 不止提供空间 

尽管大多数人仍然认为WeWork是一个共享的空间运营商,但该公司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强调人的社区公司。这点让它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更容易进入全球市场,尤其是在开拓中国这种人情世故主导的市场效果进一步凸显。

在他看来,中国的初创公司发展和扩展得非常快,WeWork 也想成为中国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帮助初创公司完成在全球的扩展,帮助它们扩大在北美和欧洲地区的业务。“WeWork 的任务不止是提供空间,还要帮助初创公司更好地融入社会。”

他补充道:“WeWork 在纽约有超过三万的会员。可以帮助中国公司进入这个生态圈,它们也在中国看到了很大的潜力和机会。”除此之外,李恺先觉得能帮助中国的企业在全球进行竞争也是WeWork 和本地化同类公司竞争的优势,这里面很多的外国公司想到中国进行投资,那么WeWork就天然具备了优势。

李恺先认为在这点上他们想给用户提供一个平台性的增长。在全球不同的地区会保持与加速器和孵化器进行合作,“在我们的项目当中也与很多品牌、实验室进行合作,帮助它们更好地成为生态圈的一部分,帮它们同合作伙伴开展联系。我们以更为系统化的方式开展在中国的业务。我们希望能跟其他人展开合作,成为合作伙伴。不管是 JRM,还是迪斯尼或者是苹果。其实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专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不同的方式,我们也在这些方式当中尝试。基于一系列的尝试,我们希望尽可能快地把大家带到这个平台上。”

WeWork-Weihai-final-small-3

明年将加速中国区发展

李恺先坦言在刚刚来中国进展是比较慢的,“而现在我们在中国是十个点。这真的比我们想到的要更加成功。”这也就是WeWork为什么在中国有相应一些资本投入以及一个独立针对于中国的研发和领导团队,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之上推进和加速WeWork的发展。

中国WeWork将是一个中国实体,其已从一个投资者财团筹集到资金,财团成员包括中国私募股权公司弘毅投资、日本软银,以及中国的泛海控股(Oceanwide)、绿地集团(Greenland Group)和联想控股(LegendHoldings)(弘毅投资是联想控股成员企业)。

WeWork在中国还是一个年轻学徒,想要后来居上仍将努力:”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年轻的学生,我们要从本地的伙伴身上学到更多,我们可以做到更好的本地化。我在中国也看到像是星巴克这样子的成功的零售企业。他们有很多好的策略使其能在全球平台当中得到更好的收益。”

“我们正在尝试尽可能多的本地化,这仍然与全球网络联系在一起。”李恺先说,“我们看到很多伟大的创新型公司来自这个国家。很明显,他们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玩家。我们既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发展和扩大在国际上,也能通过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生态系统让想要进入当地市场的公司们,在中国写好这则惊人增长的故事。”

WeWork到底在中国会如何盈利?

他们在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多种盈利模式,在中国,这些探索还刚刚起步,但是并不妨碍它的想象空间。“我们现在不讲盈利。”李恺先认为,现在WeWork在中国主要是三点:一是更多的空间,让更多的人知道并接受这个品牌,目前在中国的整体入住率超过90%;二是更多的服务去满足会员需求;三是和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

在这些得到了解决之后,WeWork在中国才会进入规模盈利阶段。WeWork中国未来的盈利模式包括:第一,租金,但这一块的比例会逐步降低,向美国市场看齐,提高增值服务。在美国市场上,除了办公,还有住宿、健身甚至是投资业务,但是,中国公司暂时没有计划拓展到其他业务线上。第二,管理模式输出,去其他的物业持有方或者大公司做办公室的运营服务,创意-规划-建设-运营全流程介入。第三,做产业链接平台,现在,除了初创型公司,在华大企业会员已占到新增会员的25%。把他们纳入WeWork全球的社交网络,使得创新型公司可以和这些大公司的产业链直接对接。目前全球的WeWork里,50%的会员会有生意上的往来。中国的客户也应该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