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8113833-24721ced-me

WiFi 万能钥匙一直是一家每次出现新闻都会被热议的公司,一方面用户数量上,它是国内为数不多公开用户量(至去年底为 9 亿)达到了微信、淘宝这样级别的 app 之一,同时却很少主动与外界交流,舆论上的低调和其用户量带来了强烈的反差感。

也是带着这样的疑惑,在 TechCrunch 国际创新峰会 2017 上海站,我们邀请到了这家脱胎于盛大的创新公司,严肃的、直接的希望他们向外界释惑。对话分享的嘉宾为掌门科技首席财务官、连尚网络(即 WiFi 万能钥匙)全球轮值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李政先生。

谁在用 WiFi 万能钥匙?

WiFi 万能钥匙于 2012 年推出,当时的蜂窝网络质量还有待提升,Wi-Fi 被认为是一种稳定高速的连接方式并且资费较低甚至免费。而尽管移动通信网络在这几年得到很大提升,网络媒体的丰富以及载体进化(联网看视频、浏览图片消耗巨额流量)使得 Wi-Fi 依然是主要的连接方式之一。归纳来讲,WiFi 万能钥匙的成长一直伴随着用户需求体验的提升,从早期对稳定高速的需求到如今对充足流量的需要。

截至到去年底,WiFi 万能钥匙已经拥有 9 亿用户,月活用户则达到 5.2 亿。

又有谁会把 Wi-Fi 密码共享出来?

在这一点上,李政分享的结论主要还是公共 Wi-Fi 的分享。目前绝大多数商户都会给其用户提供无线网络,但对用户和服务员却会产生门槛,前者需要不停询问密码,后者也要不停的回答反馈。统一的入口和连接方式能够大大缩减这一过程。WiFi 万能钥匙想要扮演这一角色,“我们鼓励商户的主人把热点分享出来,用户就可以通过 app 一键连上网络。”而商户不仅体验到边界,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用户进行展示,包括商户信息,品牌促销信息等。相对于传统的媒体硬广,Wi-Fi 广告触达率更高、更精准,也意味着可能带来更多的潜在增值用户。

专门的商户无线网络供应商和持续降低的蜂窝网络资费是否带来冲击?

与专门商户无线网络供应商相比,WiFi 万能钥匙的模式有两大优势。一是成本更低,李政解释道,很多商业 Wi-Fi 的铺设商需要很大人力推广和资本投入,不过 WiFi 万能钥匙也与这些公司保持了合作关系;其次是广度问题,商业路由器通常在一个商户最多铺设 20-30 个热点,WiFi 万能钥匙的模式下热点分享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超过 4 亿。

蜂窝网络方面的对比中,李政认为前者依然有较大的技术局限性。他拿自己此前遇到的事情为例,在大型会场中,人数众多削弱了蜂窝信号强度,可连接性和速率会受到很大影响。换句话说,一些联网场景下蜂窝网络并不稳定。“蜂窝网络是通过基站覆盖的,覆盖范围是两到三公里,在服务人群比较密集的时候,它服务质量肯定是降低的。比如一些演唱会,一些繁忙的办公楼,大家下班的时候,整个信号或者是联接性会有大幅度的下降。”不过,在于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沟通时,却发现这并不是单纯增加基站就能解决的,基站增加相应的辐射也会变大。所以,Wi-Fi 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办公室、大型会议中依然是首选的安全连接方式。整体而言,蜂窝网络和 Wi-Fi 在很长时间内依旧是并存状态。

商业化 —— 9 亿用户的变现问题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WIFi 万能钥匙的商业化进程可以用慢来归纳。最近两年,似乎它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商业化开始进行推进,官方将其定义为“连接人与场景”,与其本身做的网络连接密切相关。

李政认为,当有上亿人去用同一个工具联网,联网之后肯定会有庞大的其它需求,并且在不同场景下,用户回去做不同的事。所以人与场景的连接,WiFi 万能钥匙使用大数据的判断,通过用户过去的各种各样的行为,给用户打说一个标签,然后精准的分析,比如说用户到了某个场景,他可能在这个场景下面,所需要的服务,所需要的产品,以此向他进行推荐,来实现流量转化。

WiFi 万能钥匙所要做的这件事也是目前提供各种功能 app 所欠缺的,通常这些 app 会通过推送来接触用户,但与形成了精准用户画像并根据不同场景判断用户需求的做法相比依旧显得低效。

这是不是意味着搜集用户信息,用户的隐私呢?

李政认为这并不是搜集,“因为我们是后台帮助用户管理 Wi-Fi 连接网络。”手机本身在不断的扫描周围的连接信息,每一个 Wi-Fi 有自己独特的标识。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有人会说,你知道用户的信息,但怎么使用大数据界目前有个共识——用的这些信息,仅仅是给用户打个标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因为我比较喜欢喝咖啡,一周我会在星巴克停留,如果我连上了那里的 Wi-Fi,理论上知道了你连上了星巴克的 Wi-Fi,但是标签上,只有用户喜欢喝咖啡的标签,而不会给出用户几点到了哪里喝咖啡。用户这些机密的信息都是保密的,不会分享给给别人,这是有严格的网络安全法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