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S Title Arts

趁着双11,我家入住了一个扫地机器人。对智能家居态度苛刻的我,目前为止对它还算满意。

我给机器起了个小名叫“智障”,因为它毕竟是所谓的“智能”扫地机,而且“贱名好养活”。但它“听不见”我这么叫它。如果目前有个语音助手的话,我一定也会管它叫“智障”。

此外的一个备选是“二子”,我老家用来称呼兄弟中排行老二的。我莫名觉得这个名字很合适,别问我理由。

之前我让Cortana管我叫“Master”,还曾把“我的电脑”那个图标改名叫“本宝宝”。但目前为止,只有百度旗下的渡鸦音箱能满足我自定义唤醒词的需求(太贵了,我并没体验过)。

此外,只有(在知乎投奇葩广告的)Rokid可以不加什么语气词直接喊“若琪”唤醒,但不能改名字。

至于其他的什么嗨Siri、你好小娜、天猫精灵、OK Google、小爱同学、你好问问,难道不觉得正常跟人打交道时候没有这么说话的吗?

我们需要一个更像真人(而不是玛丽苏小说主角)的名字。肯定有人想设置为自己“爱豆”或追不回来的前男/女友的名字,同时视情况会有别名或小名。

唤醒词其实学问很大,对于用语音交互的智能音箱而言,几乎是用户体验的代名词,就像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始”菜单一样重要。唤醒词是为了让音箱睡眠以节能,也可以避免录下不必要的声音片段引发隐私担忧。

而选取唤醒词,需要在保证唤醒率的同时控制住误唤醒率。所以需要符合一些规则:发音顺口、清晰响亮、说完整个词的用时较长(至少要半秒钟以上吧?)、音节不能太少(四个或以上最好)、还有最好不是常用词组。

上面列举的很多唤醒词都是过于符合以上规则的,所以才不自然。要想引入更常用的词,误唤醒率就会显著上升,只能进一步等待降噪、语义识别等技术的发展。

虽然和Siri刚出来时候相比,现在智能音箱和语音助手还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也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成,但是很显然,本着“XX都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没有”的态度,大家都已经开始做了。

天猫精灵在双11刷了一波99块钱的操作,迅速的把音箱普及了一下。在不促销时候,各家的音箱价格大多还在300到500元左右徘徊,但是估计到明年这个时候就会降到白菜价。

在这种情况下,未雨绸缪的看一下如何才能差异化,肯定是厂商都在想的事情。很多厂商不得不从头造轮子,追求音质、防水和设计。但“颠覆”一切的“互联网思维”玩家本不应如此,音质只要大致听个响就行了。

现有平台必须消灭体验上还让人抓狂的地方。这非常难,远不是解决了唤醒词的问题就够了的。例如,极少有机器支持2句话以上的上下文对话。还有拾音准确度的问题。

据说彭蕾在乌镇想给领导演示天猫精灵,结果现场太吵了没成功。——其实我不知道他们哪儿来的自信,不用模拟演示而非得用真实设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先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