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上市不是因为缺钱,会非常尊重行业领跑者

编者按: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猫财经”(微信公众号:maocaijing), 动点科技经授权发布。

从2016年8月上线到2018年9月14日登陆纳斯达克,趣头条创下两个第一:1、最快上市的中概股。2、移动内容聚合第一股。

上市首日,趣头条又因为股价一度暴涨190%,五度触发美股熔断机制而“蜚声国际”。

都说中国下沉市场有三宝:拼多多、趣头条和快手。对于趣头条的迅速崛起以及成功上市,业内普遍认为究主因是抓住了下沉市场的机遇,而趣头条似乎也是这么认为。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趣头条营收为5795万元,17年翻了7倍达5.2亿。对此,趣头条对蓝鲸财经表示:“较强的变现能力是凭借对下沉市场用户的深度洞察,以及极具针对性的良好内容体验,趣头条平台用户量增长迅猛,短短两年多时间,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达1.81亿,这为平台的广告价值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不可否认,成功挖掘下沉市场的价值并全力布局,是趣头条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是,上市并非趣头条的终点,相反,在更加透明更加残酷的资本市场,这家年仅2岁多的企业故事才刚开始讲。

一、“下沉市场10亿人,人均设备0.5台,机会非常大”

尽管一二线城市的人对趣头条几乎没有太多印象,但事实上,从数据和营收这一层面来说,趣头条在过去两年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今年8月,趣头条月活用户数达到了约6200万,平均日活用户数约2110万,每个日活用户每天花费时间平均约55.4分钟。

基于庞大的用户数,趣头条的营收在两年时间内也呈爆发式增长。2016年趣头条营收仅为5795万元,2017年则增长8倍至5.17亿元。今年上半年,趣头条的营收达7.18亿元,是2017年上半年的7倍。

趣头条把成功原因归结为“较为幸运地抢占到了下沉市场的首波红利”。其实不止趣头条,我们熟知的拼多多、快手无一不采取“下沉”策略。

市场是大众生活的缩影。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售价愈发“白菜价”,一二线用户的价值挖掘难度高且趋于饱和,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价值被迅速盯上。

对于如何抓住下沉市场人群的价值,趣头条对蓝鲸财经表示:“这部分人群工作时间少、工作压力小,有更多业余时间,但他们在娱乐内容方面的需求尚未被满足。一方面,他们可供支配的收入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线下娱乐场所有限,且社交环境相对封闭的尴尬境况。”

现在的问题是,下沉市场空间还有多大?对趣头条来说,这样的高速增长是否可持续?

对此,趣头条告诉蓝鲸记者:“下沉市场的机会还非常大,下沉市场10亿人,现在人均设备0.5台,相较于一二线人均1.3台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在上市首日,趣头条CFO王静波已经回答过类似问题,其表示“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10亿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趣头条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投资人也很认可趣头条团队执行力,趣头条的团队在一起工作不是两三年,而是在盛大的时候就在一起,有很多成功经验,投资人很认可。”

二、16年上线,18年上市,趣头条急什么?

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便成功赴美上市,趣头条到底“急什么”以及“凭什么”?

对“急什么”趣头条给出的答案是:“首先要指出的是,上市并不是因为缺钱,我们的资金情况十分良好。趣头条从诞生之初,就拒绝烧钱获客的方式,我们通过独特的运营机制获得了市场认可。上市对于我们而言,更多是因为品牌认知度提升方面的需求,我们希望能进入更多用户的视野中。”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趣头条营收呈几倍增长的同时亏损也在扩大。2017年,趣头条净亏9480万元(约1430万美元),相比之下2016年净亏1090万元。2018年上半年,趣头条净亏损为5.144亿元(约7770万美元),而2017年同期净亏损为2870万元(约430万美元)。

不过,CFO王静波认为,目前的亏损是互联网公司早期快速增长的情况,涉及到获客成本等,带给用户的价值、变现会在未来逐渐呈现。“趣头条在整个IPO路演过程中,私募投资人都认为亏损不是一个问题。”王静波说,趣头条不急于下个季度盈利,而是希望体量做得更大,再去考虑盈利。

招股书还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其注册用户超过7000万,每个新注册用户的成本不足0.23美元(约为1.6元人民币)。有媒体报道,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公司,趣头条这样的获客成本的确足够低。

除了上市速度,站在趣头条背后的豪华资本团队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趣头条于2017年下半年获得成为资本、红点创投、华人文化的42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年上半年完成超过2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小米及其他财务投资者跟投,B轮投后估值超过18亿美元;2018年8月,趣头条引入包括人民网旗下基金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投资额近6000万美元。

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迅速吸引一批明星投资团队,凭什么?趣头条的官方说辞是:看中了趣头条的长期投资价值。

蓝鲸财经认为,除了商业模式的精准挖掘,还与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有关。

董事长谭思亮履历非常漂亮。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科院,曾在雅虎、51.com、若邻网、盛大任职,2014年4月创办互众广告,不到一年时间便被A股上市公司以13.5亿元收购。15年再次创业,瞄准了与自己“精英”身份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下沉资讯市场,而“阅读赚金币”这一思路也与谭思亮在盛大负责广告业务时的经历有关。

三、“最终核心竞争力还是在内容”

如果说红包和金币只是趣头条获客的噱头,那获客之后,作为一家资讯平台,核心始终还是以内容留人。如果内容上没有竞争力,那么趣头条与普通的网赚平台其实无异。再加上趣头条成功经验被曝光,市场上已经吸引了一批模仿者。

谭思亮趣头条表示:“现在趣头条的模仿者非常多,一些跟随者甚至发钱更多。但趣头条不会盲目投入到补贴大战中。”惠头条创始人姜民求今年4月曾向媒体透露,惠头条的日活跃用户已超过500万,在逐渐赶上趣头条。

蓝鲸记者注意到,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相比,除了明星投资机构,趣头条还多了两家新闻机构的加持:人民网旗下基金和澎湃新闻均战略投资了趣头条。

这样的战略投资对趣头条来说意味着什么?

“与腾讯、小米一样,人民网旗下基金也是我们的战略投资者,IPO前夕战略投资趣头条,主要还是基于对趣头条未来的发展比较有信心。通过本次投资趣头条和人民网也建立了更好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未来更好的把握内容产业的方向和监管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趣头条已获得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的战略投资,双方将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打通内部沟通渠道,在内容、品牌、流量、数据、技术、内控等方面构建互为优先、互惠共赢的深度战略合作模式。澎湃新闻将支持趣头条构建健康的内容生态,促进其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趣头条对蓝鲸财经表示。

让核心竞争力回归到内容上,或许才是趣头条未来的重头戏。根据介绍,趣头条IPO融资的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是加强技术和内容的建设。

主打差异化内容需求。据了解,趣头条针对性地推出符合下沉市场用户需求的优质内容。通过PGC模式,获得海量的原创内容,日均发稿量数十万篇。目前趣头条已与国内超过200家专业媒体机构达成合作,有超23万家自媒体入驻趣头条自媒体平台,为优质内容创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土壤。

四、关于腾讯投资、“资讯界拼多多”的回应

围绕趣头条,尽管国内外媒体报道已经很多,但依然有几个始终受人瞩目的问题待解。蓝鲸财经联系到了趣头条,为大家一一拨开云雾。

1、对于外界给出的“资讯拼多多”这一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你们认为,拼多多和趣头条的异同是?

我们与拼多多有共性也有差异。

共性是我们都是从上海走出来的公司,并且成长速度都还比较快。此外,大家都紧紧抓住了下沉市场的发展机遇,对这部分人群需求重点挖掘,推出了针对性的服务,并基于社交关系链推动,以裂变式的传播方式高效触达传统互联网推广模式下无法覆盖的海量用户群体。

但我们在业务属性上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移动内容聚合平台,一个是移动电商平台。

2、趣头条是否属于内容领域的“消费降级”?是否认可趣头条是腾讯向今日头条宣战的“利器”?

趣头条和今日头条目前的受众重合率很低,但在运营模式、产品逻辑上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今日头条体量是我们十倍以上,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和提升的地方,我们会发挥我们的长处,同时也会非常尊重行业领跑者对手。我们从创建起,就始终坚持内功修炼,积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对于一二线市场,我们也从未放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趣头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会更加丰富,我们将持续完善内容生态布局。

腾讯投资趣头条,主要还是在于趣头条的自身价值。趣头条所在的市场竞争很激烈,并不意味着腾讯投资了就怎么样,最终还是看趣头条的产品竞争力,团队的能力。

3、趣头条本轮融资1.44近1亿美元,跟之前公布的最大融资额3亿美元相比募资额“腰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趣头条这一轮的上市,是从年初开始启动,主要的目的不是为融资,趣头条账面上有很多的资金,最大的想法还是通过上市来加强品牌建设。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主动降低发行规模,保护现有股东,尽量减少稀释,我们相信市场会认可我们更好的价值。

4、从被诟病有传销嫌疑的“收徒机制”到今天的“邀请好友”,本质上都是平台花钱“拉新”,这样的用户留存率会高吗?对平台粘性以及广告转化率如何?

从我们目前和阿里联盟等广告平台的合作来看,广告转化率这块是反馈还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