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lowsHierarchyOfNeeds

人们常说“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对于任何一个很多人接触和使用的产品都是如此,目前国内最大的问答网站知乎也不例外。

有一些人特别看重知乎给自己带来的新知识,或者是聊天时候的谈资,他们认为这里是一块净土和圣地,一旦遭受了污染,自己会觉得非常困扰,甚至为可能的衰落而焦急万分。另外一些人则是觉得知乎是个可有可无的消遣,即使本身是所谓大V也感觉顺其自然就好。更不用说还有营销号充斥其间,在清晨的阳光下博取大众的好感甚至骗钱。

其实人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用户之间没有必然的交集,有一些人可能只是在引起比较大回响之后,才让另一些用户知道他的名字,而在此之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用户在知乎当中自然的沉淀成了不同的分层,就跟他们在社会当中的分层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人的社会结构是否会在知乎当中形成一种投射关系呢?

虽然我不是专门的心理学研究者,但是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能被大众普遍理解的心理学理论当中,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应该算是其中一个。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个金字塔。从下到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在其中,爱与归属感一层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等等,是维持你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孤单的一种力量。而尊重则是源自非亲密关系,萍水相逢人士的肯定。最后,自我实现也会包含让别人尊重的部分,但有的时候即使不被人理解,你完成了自己的远大志向,以致舍生取义,那也算是自我实现。

需求层次不同却没有高低之分,在金字塔的层数只是因为下层是上层的基础,没有下层则上层不可能存在。同样,对于知乎的种种利用方式也不是需要人人都爬到最高一层去自我实现,而是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怎么样才能说是适合?这得根据我们的初始属性来决定,就是在知道知乎之前,我们身上已经拥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的家庭背景带来了地域属性和家族历史,这些让我们形成对人和事的刻板印象。我们的学历决定了日后的工作机会和眼界,收入决定了以何种方式感知世界和我们的心态平和与否——当我们足够有钱的时候,就不用锱铢必较,为了生存而放弃一些美好的东西,也敢于投入更多获得更大产出。而我们的职业则决定了专业方向,你的专业如果门槛高,那你就更有可能陷入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的论战当中。正是这些属性的差异,让人们对同一个知乎产生了不同的需求。

大概只有知乎的员工是用它来解决生理需求的——毕竟这是自己的饭碗。在这之上,使用知乎并且从中受益的所有人,都在知乎满足了安全需求。满足安全需求意味着,你拥有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让你每天刷知乎:不管是在电脑前还是在手机上。而且,你对知乎感兴趣,而不是对58赶集的招聘信息感兴趣,这多少意味着你暂时不必为生活所困。这样的人涵盖了知乎的几乎所有用户。

在知乎找到了归属感并且进行社交的人对它有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所谓知乎“小透明”可能会仅依靠知乎社交,而“大V”则不一定会这样。他们会把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人际关系导入知乎,这样的话在知乎上的大多数粉丝对他们是可有可无的。知乎当中“沉默的大多数”即大量三零用户,他们不会贡献很多内容,但他们很显然是最不希望知乎倒下的人。这就好像当百度可以随意把热门贴吧卖掉的时候,在吧里面的那些人,没有其他的社交去处可以集结,会格外感觉到自己被百度背叛。

能够在知乎满足尊重需求的则是有两种人,其中一种本来就在其它地方是大V或者专业人士,他并不在乎在知乎这个地方的表现,而他越是不在乎就越会触发随心和自然的表现,因此他会拥有更多的尊重。反过来,另一种人越是在乎在知乎上获得的这些名誉,他就越难以如愿以偿。知乎大量的营销号正反映了这种别扭的心态,他们使用各种虚假的信息来创造幻象,明知一旦泡沫破灭将会承担巨大的代价,还是义无反顾。

真正的实现了知乎的口号——“向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这些人,则是到了最高的一层,那就是自我实现。这类人一定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有所成就的,而且他们只适合回答跟自己专业相关的问题,如果在其他的社会生活方面发表见解,他们的见解跟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这类人对于上一层,也就是尊重的需求,一般是比较敏感的。如果感到缺乏尊重,比如出现大量不友善的言论,都会促发他们心灰意冷,最终底层的不稳导致上层崩塌,他们也就离开了知乎。

如果你想更聪明地利用这个网站,而不是每天睡前刷完一遍,带着一种充实的,但是没有什么卵用的满足感结束这一天——那你就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初始属性,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需求层面,来确定自己对于知乎的合理期望。有一些事情是你可以要求自己做到的,而另外一些事情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本来知乎的关注机制,已经足够让大家对不合心意的东西眼不见为净了,对于一己之力不能改变的事情,就不要想太多了。

现在知乎的整体环境,是驱使着大家不要太把社交当回事儿,除非你跟在知乎上认识的人,已经在其他渠道建立了稳定联系,哪怕在知乎之外也能继续交流。当你主要的社交关系链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的时候,平台是否让你失望就没那么重要了。希望这样可以让一些心高气傲,但确实有真才实学的人平静下来,少一些意气用事的告别。

题图:维基百科

你觉得自己是哪一种知乎用户?我这儿正好有一张调查问卷,你看到问题时候可能已经心里有数。这个问卷是为了一份硕士论文设计的,论文作者承诺对你的信息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