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被一条新闻吸引注意力——英特尔与人大附中宣布共建一个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实验室,乍一看下还特别不明白,这种涉及前沿行业技术的研究怎么下放到了一所中学里进行,是要用“童工”来训练电脑的数据库吗?仔细一看才发现,误会深了,这次合作落地的方式主要是一套名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套件”的教学方案,学校可基于此套件进行AI教学课题的开发和探索,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说来也巧,正逢一次Intel举办的行业伙伴线下活动,我们亲眼目睹了这套设备的运作机制,也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简单有力的结论:所谓的STEM教育不是科技赋能教育的宏观概念,而是应该靠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教育与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引入才是助力校园STEM 教育转型的钥匙。
据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动点科技:该套件由一套轨道、搭载基于英特尔酷睿平台的NUC以及多个图像采集装置的模型车以及相关软件组成,可通过实时拍摄路面信息和交通信息等”行车环境”进行预判断,从而选择进行加速、刹车、转向和避让等动作,来模拟自动驾驶流程。配合英特尔Movidius神经计算棒降低延迟提高处理效率,配合OpenVINO开发套件可以将训练好的AI模型进行模块化打包,
除此之外,英特尔还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乐博士机器人。它是基于英特尔智能硬件平台及ROS环境的人工智能教育型机器人,具备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兼容多编程语言。可满足初、高中及大学的AI普及教育,配套相应实验室解决方案、课程内容和师资培训服务。
实际上,教育应用案例只是英特尔广泛人工智能业务和解决方案当中的冰山一角,英特尔透过这些创新的硬件基础为人工智能开发创造了绝无仅有的高性能开发环境。OpenVINO开发工具则可以帮助开发者将计算机图形和深度学习推力整合到前沿的视觉应用中,实现快速高效的开放式视觉推力和神经网络优化,在各类云端框架下创建和培训AI模型,并帮助其快速部署到产品当中。
关于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英特尔的案例是值得参考。英特尔及时捕捉到学校这一痛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技术及生态优势,迅速联合生态合作伙伴进行创新和研发,协助学校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和课程设置,并根据不同学校对人工智能教育的不同需求,为各级学校打造定制化的完整适用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教学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