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可以说是现在的顶流车型,有着极大的关注度,充满了各种交织的话题,但订单量确实很满。这点可以从线下店的人流量就可以感受出来,部分城市前期的展车还没有安排到位,但是咨询的人流还是有。

而现在大部分展车已经到位,用户已经可以从图片视频的观感中拉出来,去实体店触摸到这款车子。

从整个车身的质感来说,是有一种运动的冲击力的。虽然对这个外观,懂车子比较多的人会对其设计有一些质疑,但是对于大部分首购车来的用户来说,还是会觉得好看。展厅里,你甚至会看到一些消费者在和车子合照。如果这种车子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城镇路上开过的话,给人的感觉确实是值得漂亮那两个字的,外观颜色的选择也比较丰富。

雷军将SUV 中的 S 解释成 Sport,所以给了YU7 跟多的俯冲感,为了这个运动风格,也在外观的一些曲线下做了功夫,1:3 的头身比设计和竞品车型有着很大的不同。贴近这辆车的时候,这款越野车不是那种方正的感觉,是流线感。3.11㎡ 蚌式铝机盖设计,可以放入一个体积不小的行李箱,同时支持水洗,里面有个排水口。

YU7 用了电动内翻式门把手,隐藏式设计,能降低风阻,靠近自动内翻,氛围灯照明,关门自动闭合。侧边可以看到充电口,小米的车全系标配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这样也是它的一个优势。

坐进车内,根据配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先来讲纯黑的基础款内饰车型,当然皮质感带来了一些高品质的感觉。就是深色系的话,坐进去没有一种惊艳感。

而高配置的Max 版本的内饰风格就相当有冲击力,内饰的颜色会从仪表边缘延续到前后门把手,同时在后排座椅及车顶周边形成的对撞色让人感觉到豪华感。

座椅设计也向着豪华的方向做,主副驾座椅均支持躺倒、10点式按摩,可以休息。后排135°豪华电动座椅,这个对于长途坐后排的人比较友好。这个设计也弥补了SU7 后排空间紧凑感,YU7 通过这个向后倒也增加了舒适性。

后排座椅可以挂两个小米的平板电脑,增加娱乐性。后排的坐感也比较柔和。左右空间的距离两个人的时候比较阔绰,三个人的话在中间和同级别比也差不多。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后排设计,多少对尾箱的空间造成了一定的压制。从尾箱打开的直观感受来说,如果后排角度开的比较大,尾箱空间并不是很大。当然,这也和整个车身的比例设计有关。客观来讲,尾箱空间比起其它车型没有多大的优势。

后排可以电动折叠放倒,但因为座椅和角度的关系,放平之后的水平线不是全平,会有一些倾斜,但如果你想当床的话,也基本没问题。

坐到主驾的位置,最吸引人的自然是天际屏,这个卖点也是小米有别于其它车型的独特之处。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由三块Mini LED屏幕并排组合,将信息直接反射到前风挡下黑区,形成1.1m超宽全景显示。

相对于以往的一些投射到前挡风玻璃的做法,这个做法将可视面积拉大。其覆盖A柱至另一个A柱的整个挡风玻璃下部区域,近看的话精度比较高、实现在前方路况和下方信息之间切换不会有明显的注

在夏日,绝大多数墨镜不会影响小米天际屏的显示效果,小米YU7将会在交付时随车赠送一副非偏振光墨镜。另外,显示的卡片内容也可以定制,三个屏的显示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拖动更换。

车机的系统和软件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小爱叠加了人工智能,具备端到端辅助驾驶能力;对于静谧性也算做到位,25 扬声器音响系统,音乐的演绎也符合预期。小米YU7 针对行驶中的加速和能量回收,底盘的前后俯仰,左右侧倾和上下颠簸增加了一个晕车舒缓模式。车机操控的逻辑也体现了智能感,就是比其它竞品多了一个米家智能外设的入口,可以和家中的设备进行联动。

人性化设计上也做到了细节控。两个 80W 的无线充电位,两个杯架,4.6L 车载智能冰箱,5.2L 后排储物抽屉等。用户还可以通过预留的一些外设接口直接接入小米的硬件。

前方座椅的背部,设置了一个可插拔的电源接口,直接可以把小米平板接入。这个平板连接的非常稳固,没有摇晃的迹象,应该也是朝着车规的方向做的,增加了稳定性。

但目前小米YU7 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漫长的等待。对于想购买这款车的人来说,这好像是一款期货产品。如果你查阅一些平台,甚至可以看到转让订单的情况,根据提货时间的不同,价格从五千到上万元不等,还有一些可以商量,但起码你想要快速提车的话,难免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加价。不过这不是官方的做法,从另一个程度说明YU7 的热销。

通过正常的订车流程,目前小米YU7预估交付时间标准版为53—56周、Pro版为48—51周、Max版为33—36周,当然这个时间会变化,但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的等待会让很多事情发生变化。

产能将是小米YU7 面临的最大挑战,即便第二工厂开启要让产能爬坡到正常水平也需要时间。所以这个时间对于用户在新能源车享受的购买政策就会产生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切的用户将会失去等待的耐心。而在这半年以上的窗口期,对手可以做很多的动作进行回应。而竞品车企的销售,也开出了报销小米YU7定金5000元的截胡做法。

所以,不错的产品力在漫长的等待中似乎得到了一些消耗,标准版25.35万元的价格也似乎有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成为了考验小米的门槛,交付的过程将伴随着更多的关注和质疑。

在“需要等待”和“绝对会等”的焦虑中,YU7的消费者呈现出不同的焦虑感,这么长的等待时间,归结到每月交付量的时候,是个未知数。而新能源车市场是个变化极大的修罗场,半年一年的时间是个极大的考验。

雷军表示:小米不能再以新手自居,而是要以重点车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改变心态,追求更高的标准。YU7 是不是一款成功的车子,这个问题的回答才刚刚开始,小米YU7漫长的战役徐徐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