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无界,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进程。这里,动点出海将和大家一起回顾上周(2025.09.08-2025.09.14)东南亚地区的科技互联网领域都有哪些事件发生。
在印尼,deepfake 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小众现象。
如本期内容所指出,过去五年间,这类内容增长了550%,从诈骗到政治话题的传播都在加速。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尼通信与数字化副部长Nezar Patria呼吁,社交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应向公众免费开放AI检测工具,并将其作为“标准配置”。这一要求直指科技巨头的责任——Meta、Google等本就拥有算力和算法优势,却在内容鉴别上迟迟未有统一动作。
但问题也在于,“标配”并非一句口号就能解决。检测工具与deepfake的攻防,本质上是一场持续演进的赛跑,误判与漏判几乎不可避免。对中小型平台而言,部署和维护此类工具还意味着不小的算力与成本压力,更别提跨语种、跨文化场景下的复杂性。
此外,这里也会存在着更现实的矛盾:公众期待基本的安全保障,否则虚假信息泛滥将削弱数字空间的信任;而平台却面临技术与成本的难题,过度管制和僵硬的标准还可能限制创意内容与合法使用。印尼已经在《电子信息与交易法》《个人数据保护法》等框架下尝试监管,当下的问题是如何在安全、创新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
换句话说,“标配”检测工具不仅是技术部署的问题,更是一次治理考验。它决定了印尼能否在保障公众安全的同时,保持数字生态的开放与活力,也折射出新兴市场在应对AI风险时的集体处境。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本期正题。
3.71亿美元
SGInnovate近期发布报告称,2024年,新加坡早期新兴科技初创企业的融资总额预计为3.71亿美元,较2023年的4.02亿美元下降约8%。
动向
GIC与软银拟出售越南独角兽VNLife股份:本次的潜在交易估值或超10亿美元,但尚处早期阶段且结果未定。VNLife成立于2007年,业务覆盖越南及东南亚多国,旗下核心资产为二维码支付平台VNPay,目前已服务超40家银行、5家电信公司和2万家企业,用户规模超过6000万。公司曾在2021年完成2.5亿美元融资,跻身越南独角兽行列。
印尼呼吁社交及互联网平台免费提供AI内容检测功能:印尼正面临deepfake快速扩散带来的治理挑战。副通信与数字化部长Nezar Patria呼吁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提供免费、标配的AI检测工具,帮助公众识别虚假内容。他指出,大型科技公司在算法和算力上本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近年来,deepfake在印尼已从实验走向大众应用,被广泛用于诈骗和政治议题,引发社会担忧。政府除已出台多项法律外,还在准备针对AI的专项监管框架,强调“伦理、有意义、负责任”的原则。随着风险加剧,印尼正通过法规、企业合作和社会组织联动来寻求平衡,考验其数字政策能否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新加坡GIP基金完成5.1亿美元首轮募集,关注东南亚与南亚绿色基础设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隶属其“融资亚洲转型伙伴计划”(FAST-P)的绿色投资伙伴关系基金(GIP)完成首轮募集,获5.1亿美元承诺资本,出资方涵盖政府、多边金融机构、慈善基金与商业银行。该基金由汇丰与淡马锡合资平台Pentagreen Capital管理,将为东南亚和南亚的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车基础设施、水与废物管理等绿色项目提供债务融资,重点支持因风险认知较高而难以融资的“临界可行”项目。MAS表示,这一里程碑显示混合融资模式正逐步撬动国际资本填补区域气候资金缺口。
GIC与Peak XV考虑减持印尼咖啡连锁品牌Kopi Kenangan股份:消息人士称,印尼咖啡连锁品牌Kopi Kenangan的部分投资方正考虑减持股份,新加坡主权基金GIC和Peak XV Partners(前红杉资本印度及东南亚)已与财务顾问展开接洽。潜在交易对Kopi Kenangan的估值或在12亿至14亿美元之间,但讨论仍处早期且存在不确定性。成立于2017年的Kopi Kenangan在印尼45个城市拥有800多家门店,2021年完成融资后估值突破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印尼发射东南亚最大通信卫星N5,容量达160Gbps:据悉,印尼于近期通过SpaceX猎鹰9号火箭发射“努山塔拉五号”卫星(N5),容量为160Gbps,是目前东南亚通信卫星中规模最大的一颗。该卫星由PT Satelit Nusantara Lima负责运营,联合波音、休斯和SpaceX合作开发,覆盖范围覆盖整个印尼群岛,重点面向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网络接入需求。N5的部署延续了印尼自1976年以来的多次卫星计划,主要应用包括远程教育、医疗服务支持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
趋势
关于新加坡早期科技初创企业,先进制造与可持续成投资焦点:新加坡的早期科技创业生态在2024年显现出复杂而清晰的走势——交易数量上升但融资额小幅下滑,资本在趋紧环境下更具选择性,先进制造和可持续发展重新受到关注,医疗、生物医药与农业食品则分化明显,网络安全开始独立成型。整体而言,资本取舍愈发清晰,未来潜力或集中在半导体、光子学以及能源新方向。
马来西亚有望在2030年前吸引超400亿美元AI与数据中心投资:到2030年,该国相关投资将突破400亿美元,主要由全球科技巨头和超大规模云服务商驱动。这一趋势不仅带来高价值离岸业务扩张,也将在2025年至2027年显著推高云工程、数据科学和网络安全等岗位需求。政策上,《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6–2030》提供支撑,而森美兰高科技产业园已成为投资集中地。官方数据显示,仅2025年上半年,AI领域获批投资就达132.9亿令吉(约31.5亿美元),预计创造近7000个岗位,凸显马来西亚凭借语言与人才优势,正在成为跨国企业的区域新选址。
初创公司
新加坡Greenitio获150万美元融资,布局替代微塑料生物材料:据悉,新加坡初创公司Greenitio完成1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SGInnovate领投,Better Bite Ventures等参投。成立于2021年的该公司以专利绿色化学工艺生产可替代微塑料和石化成分的生物基聚合物,碳足迹可降低87%,成本效率约为同类产品的三倍。其核心原料源自真菌几丁质,已应用于护肤、防晒、护发等领域,并获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和中国备案。公司计划扩大生产、推进监管审批,并在贝内卢克斯设立子公司以拓展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