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校招缩水到百度停止大规模社招,互联网巨头们在招聘上的谨慎与一连串的独角兽合并让人看到了“寒冬”的到来。也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有观点认为,整个互联网的紧缩将给招聘行业带来新的机会。带着这一问题,动点科技近日专访了100Offer创始人贾智凡。
机会
“最早是在一次复旦同学聚会上,发现工作一两年后同学对未来都还比较迷茫”贾智凡说道,再加上自己在做投资时观察到,即使是在硅谷的初创企业,也面临着招聘难的问题。
这一契机促使了贾智凡对市场上既有的招聘网站的研究,整个行业还存在很多新的机会。单就互联网行业来看,整个行业还有着很大的人口红利,未来的增量将是呈倍数增长的,不过传统的招聘方式却没有提供好的招聘和应聘解决方案。
传统招聘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以信息展示为主的主动投递招聘平台和提供更个性化服务的猎头公司。前者存在着双边信息不透明,反馈慢的问题,而后者虽然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但由于从业人员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对市场全局的把握,过程属于劳动密集型,整体的招聘效率不高,难以规模化。
程序员拍卖切入市场
基于以上的行业痛点,贾智凡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人才的拍卖模式——筛选符合要求的求职者,定期推送给招聘企业,后者根据需求向求职者发送Offer,进入面试环节,最终成功入职者将获得100Offer的礼品。
以用户为核心,对招聘结果负责是100Offer人才拍卖模式与其他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之一。而拍卖作为一种市场状态,对买卖双方的价值应当是匹配的,所以,100offer在对应聘者和招聘企业两方都有一套对应的标准。
对于应聘方,100offer最开始聚焦于能力容易被标准化的程序员,此外在运营过程中,公司引入有猎头经验的招聘体验师,分析市场对程序员的需求,动态调整这一标准,最终建立起程序员人才数据库。
而在招聘方,筛选入库的企业主要是获得A轮融资以上,有互联网相关产品的公司。而在上文所提到的招聘体验师还会一对一拜访这些公司,了解工作氛围等信息。某种程度上,体验师也是一种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猎头”,不过职能并不局限。
就程序员拍卖模式运营以来,100offer已经累计了30万注册用户和11000家公司,每月拍卖人数达到1000人,公司整体也实现了盈亏平衡。
在程序员招聘市场已经达成了盈亏平衡目标的同时,100offer将目光瞄向了互联网行业更多职位的招聘上。换句话说,人才拍卖的创新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100offer将把这一模式复制到互联网更多领域的招聘上。贾智凡告诉动点科技,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程序员时,其它职位的需求也显而易见,10月份,100offer开放了包括产品,设计和运营等互联网常见职位的拍卖。
当互联网招聘遇到资本寒冬
虽然整个业界不停谈论着资本寒冬,但贾智凡认为对于整个互联网招聘领域来说,影响并不大。
原因有两点,一是整个互联网招聘的红利期还在持续,并且将维持很长时间。互联网不再是一个行业,它是一项工具,越来越多传统行业在拥抱互联网,从业者以及从业机会都是在不断增加的。所谓的资本寒冬可能更像是一种降温的手段,有的传统行业在经过互联网改造后已经来到了稳定发展的阶段。而100offer针对的中高端人群招聘市场并没有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此外,招聘这件事本身应当是常态化的需求,就互联网招聘而言也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中。100offer也有自己健康的盈利模式,即每单成功的服务向公司收取入职者年薪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