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电商最近是创业的一个热门方向。它的初衷很简单,即人们更相信朋友正在使用或推荐的商品,而不是广告,因此希望借助社交网络人脉关系,在此基础上,为商品带去更多销量。

不过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出现这样的倾向,一些社会化电商网站变身成为一个卖东西地方,而不是分享的社区。所有的商品旁边都有一条去淘宝网购买的链接,上传分享的用户大多本身是淘宝的卖家,并不是某商品普通的使用者。作为淘宝卖家们争夺用户的新战场,这类社会化电商网站也大大削弱了用户之间交互的积极性。

这种趋势,与社会化电商的商业模式密切相关。目前普遍的看法是,社会化电商网站是电商的入口,通过给电商带去流量,获取部分销售额分成。如果单纯专注分享和社交,难以获得收入来源。

重电商、轻社会化成为大多社会化电商后来者们抨击的焦点,也是他们认为可以有所突破的地方。

格子箱(gezbox.com)是其中一个。

与传统社会化电商不同的是,格子箱直接从手机端起步,是一个移动的社会化电商应用程序。本周一刚刚在苹果软件商店上线。

它的操作流程是,用户对自己使用的物品拍照、添加描述(是什么、花了多少钱、在哪里买的),然后上传。目前还只支持拍照上传,不支持从网上或本地导入图片,在物品图片旁边,也没有电商网站的链接。

上传物品图片之后,用户可以看到有相同喜好的人以及类似的物品,还可以与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交流使用体验、分享心得等等。当加为好友之后,当她/他上传了新的物品,你也会收到通知。

格子箱团队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应用,让用户用物品找到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建立起长期联系。他们更看重用户产生的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信息分享,希望做一个真实的物品分享社区。简单说,就是重社交,轻电商。

格子箱联合创始人郑飞科说,他们短期不会考虑加入电商网站链接,但对于未来的盈利模式,团队仍在探索中。

格子箱位于杭州,目前团队成员8人,其中联合创始人有4位。上述提到的郑飞科负责产品规划,他此前曾在人人网、机锋网任职。郑在机锋网的同事柳达目前负责格子箱的产品运营。另两位联合创始人分别负责市场及法律、财务等事宜。其团队目前尚未拿到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