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8599313_4c908c53f6_b

也许在中国微信已经是无可争议的赢家,但是全球范围内,类似于微信的各种各样的即时聊天软件的大战却激战正酣。科技博客们每天连篇累牍的介绍用户们可能从未使用过的聊天工具。也许这些软件正在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国家流行。你是否已经为这样的报道感到厌倦?你是否看到类似于Line、Kakao或者WhatsApp的报道,总希望能大吼一声:“我才不关心!管你怎么样,我就是用我的微信。”

在这个战场上现在已经有数十款软件:WhatsAppSnapchatFacebook Messenger,KikWeChatLineViberHikeTangoKakaoTalkCubi,等等等等。他们做的事情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可能这个战场已经基本分出赢家和输家,有些人觉得移动消息领域已经饱和,不管是在应用数量还是在(当当当~~)媒体报道方面。

然而基于以下几个原因,我们仍然认为移动信息竞争是重要的竞争之一。在接下来进行的Whatsapp、Line和其他同类软件竞争中,我们列出下述5个简单的问题有待解答。

1. 市场策略激进和保守,谁会成功?

聊天软件正在争夺市场份额,他们的两种市场策略浮出水面:口碑驱动的营销和进攻性的自上而下营销。

最早进入市场的现在仍是统治者,WhatsApp仅仅使用口口相传这唯一的营销方式,赚得现在的市场份额。该应用一度收费每年0.99美元,但仅仅因为那是当时唯一的一款跨平台消息应用,朋友之间通过社交网络告诉对方“WhatsApp我”,来获取免费短信。

WhatsApp保守地进入市场策略毫无意外。公司历史性的冲击了传统广告行业,在原则上打乱了他们的推广计划和商业机制。在2012年在 WhatsApp官方博客中,公司首席执行官Jan Koum解释了他在雅虎的经验怎样让他觉得广告既费人力又费财力。他说:

广告不只是打乱了美学设计,也污辱你的智商,还干扰你思考的节奏。每家卖广告的公司,他们的工程团队都会把每天的时间花在数据挖掘,写更好的代码来收集你所有的个人信息,升级服务器来保住所有的数据上面,还要确保用户们都已登录,所有信息都打包并可被传送……在忙完一天之后,所有的结果就是,在你浏览器或者手机屏幕上,一个只是做了轻微调整的广告条——他们认为效果比调整前要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公司不会为市场份额而奋斗。它和诺基亚共同合作,在他们的Asha 210手机上构建了一个WhatsApp按钮,在印度和电信运营商合作,预装在某些设备上。

WhatsApp静悄悄的市场策略,基本上和Line相比,像是陷入了隐身状态一样。Line是该软件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在他们最强劲的三个市场泰国,台湾和日本,这款亚洲制造的软件已经贴满当地的地铁站和公交的广告屏幕。他们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发布电视广告——同样也包括之前提到的三个地区。就像微信一样,连我也能负担的起这些广告,因为它的母公司韩国搜索引擎巨头NHN钱包足够丰满,但是对于WhatsApp来说,这是遥不可及的广告开支。

想想这件事:你最后一次在电视上看到Facebook、Spotify、LinkedIn或者Dropbox的广告是在什么时候?现在这个时代,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在获取新用户方面可能更强于传统渠道。但是Line对于这几家互联网公司来说,却是逆流而上的。

2. “够用”真的就足够吗?

市场可以传递警觉信息,让消费者下载一个免费的应用。但是只有有意义的差异化,才能让人们去使用,最后有可能会在上面交钱。

如果是跟WhatsApp比较的话,想要做差异化并不难。除了文字消息,上传图片,和最近介绍的按住通话(push-to-talk)功能之外,WhatsApp其他的功能很少,提供一个简洁明快的用户体验。

这让其他在试验阶段的竞争性聊天工具的舞台非常广阔。Line做游戏,贴纸,而且很快会加入移动购物;微信把上面的那些都做了,还有一个长的像Facebook的朋友圈,以及运营任何人都可以关注的品牌或名人账号; Kik做即时消息和基于html5的卡片——这允许开发者们创造内容吸引用户;Viber整合了视频通话,同时还可以跟Skype一样向固话和手机打电话。

但是充满争议的是,没有某个数量的功能可以足够让用户们从缺省的聊天软件当中切换。有些人用好几个,另外一些人对他们的选择感到很满意。对于WhatsApp的主要用户来说,该软件保持着和联系人的一个中央控制台的地位,而其他聊天软件必须通过更加好用的功能去试图赢得活跃用户,比如游戏,比如更好的语音质量,比如更炫酷的贴纸和其它功能——而不是最核心的消息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我听到很多WhatsApp的用户表达了他们对软件的偏好,恰恰是因为它很简单。他们说,“这款软件完全够用了,我不想要时间轴或者贴纸之类的东西。”而另一方面,有些人会听到批评之声,他们想到黑莓的全键盘或者类似的科技,当初它们刚好够用,结果很快用户失去了兴趣。

3. 长得很像的社交网络会持续共存和赚钱吗?

有几个竞争性的社交网络和服务试图联合存在,以进行全球扩张。在之前的日子里,Facebook接管了整个世界。但MySpace和Friendster其他两款社交网络也并没有受到发展上的妨碍。后一款主要在东南亚流行。地区性的玩家,比如俄罗斯的 VK和日本的社交网络 Mixi,保持健康的国内用户增长,和Facebook并存。

这一领域Line的全球亮相非常不错,它的国际营销计划就是证据之一。很显然,公司可以在目前日本或泰国一样的成熟市场持续创造大量的营收,但是印度或者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它的发展状况不太明朗。它是否会吸引足够多的用户,以在这些市场获得令人尊敬的第二名身份,目前为止还不清楚。不仅如此,获得第二名不一定完全等于从贴纸,游戏,官方账户当中获得足够多的钱。全球商业需要全球化的营收,Naver和腾讯可以向整个世界的排行榜贴满连我和微信,但会否获得回报可不能保证。

4. Facebook 和 Twitter是否错失了一个大的机遇?

Line的成功引发了某些担忧——不仅是关于WhatsApp的未来,而且还关于现在是主流的Facebook 和 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络的未来。

除了月活跃用户数据之外,连我自2011年6月发布以来看到显著的增长,目前总注册用户达到2.28亿,而且营收本身也是自己会说话的。公司在九月份结束的当季度,赚到了1.94亿美元,比上一季度上升了48%。要快速比较一下的话,Facebook上一季度营收从18亿美元增加到20亿美元,环比上升了12%。Twitter的营收2013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两倍,从去年同期的8260万美元增长到现在的1.68亿美元,这意味着在七年当中,Twitter所赚到的钱还不如Line在两年半当中赚到的钱那么多。

Twitter 和 Facebook两家都拥有类似的商业模型,在这里用户们免费使用产品,广告商通过收到大数据和用户关注度,向公司交纳大笔费用。但是,在这两个美国宠儿和Line之间有两个关键的差异:首先,这两者都不会向用户付费(让我们不要考虑到Facebook作为游戏和应用平台的那一方面);其次,两者对于Line实践了的获取用户的如此成功的方式——永远在线的移动通信,在进入的时间点上都是后知后觉。

两家公司已经感受到来自其他消息软件方面的压力,而且做出了一些明显的举动,开始向即时通信方面发力。

上个季度Facebook在移动月活跃用户方面持续同比增长45%,移动营收占到总广告营收的49%。但是在日和月活跃用户当中,青少年方面录得削减,这让人们对这家社交网络吸引下一代移动用户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公司很晚才引入移动消息,在2011年8月发布一个很笨拙的移动应用,同时基本上没有做什么努力将人们从WhatsApp 或 Line身上拉开。但是今年他们开始试图收复失地,对于移动应用做了某些主要的更新来加速消息功能,包括聊天头像甚至是贴纸(当然是大部分免费)。

Twitter面对的挑战有轻微不同,它的月活跃用户增长速度缓慢。同时Twitter历史上就面临着如何自我定义的难题,获得更多的活跃用户,有可能对公司是挑战性的。在过去的整整一年当中,Twitter发布了几个更新给自己的私信功能,比如允许用户从任何关注者手中接收到私信,而且发布突发新闻警报,这所有的功能都在连我和微信的官方账号或公众帐号上已经可以使用。

如果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广告主,希望花3万美元在在线广告上,他们可能会选用Facebook的广告服务,或者是Twitter的广告服务,或者运营Line的官方账号,或者他们会选择三方各给1万。但是Facebook 和 Twitter更愿意看到所有的钱都到他们那里,不会有任何份额留给后来者KakaoTalk, Line或微信。

5. 亚洲的社交网络是否能够真正走向世界?

最终,当聊天软件竞争市场份额的时候也要考虑文化因素。对于有些读者来说,这可能不怎么令人感兴趣,而另外一些读者则不然。尽管文化的讨论有可能是敏感且繁琐的,仍然值得简明扼要地提及一下。

绝大多数在消费者互联网空间的全球化成功故事,都是从说英语的国家开始。所有这些软件都是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亚洲在硬件领域有很多走向全球的成功——这不言而喻,但是,跟主要互联网服务肩并肩的竞争者还没有浮现。

Line要想赶上在非亚洲国家市场Facebook 和 Twitter的份额还言之甚早。但是,他们当然希望自己成为这样。如果成功的话,那么他将会是亚洲市场的第一。(编译:书航)

(题图;Flickr malczyk)

原文:5 reasons why the fight between WhatsApp, Facebook, Twitter, and Line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