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s

「投资人来了」是动点科技推出的投资人专访栏目。

采访临近尾声时,我让毛丞宇给出几个有关他自己的关键词以便读者更好地认识他。他显得有些踌躇。但作为听过他这些年所经历故事的我而言,内心已经替他想好了答案。

毛丞宇是上海人,中学毕业后被保送上海交大,四年后从当时大热的外贸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家国营的进出口公司。但国营公司的氛围和节奏让他很难接受,一年多后就选择跳槽到了一家外资商社里。

当时家人和朋友都劝他慎重,领导也很诧异地找他谈话。毕竟在90年代初能有住房分配,海外公差等福利的工作机会是个金饭碗,公司里从没有大学毕业生只干了一年就离职的。这个外人看来是一个水往低处走的选择,成为了毛丞宇人生第一个重大抉择(很多人的第一个重大抉择是高考志愿的选择,他因保送而并没有经历)。

 似“水往低处走”的人生分岔口

在商社从事了几年国际贸易之后,逐渐得心应手,收入也大幅增加。可毛丞宇又开始不满足于在相对有限的商业环境里发展,做了一番研究后,下了决心:要转行去还处在朝阳期的投资行业。为了打下更好的基础,他先选择去了当时还未名声大噪的中欧商学院,没想到,MBA毕业出来赶上98年的金融风暴,投资机构大多处于收缩状态。于是,他选择去联合利华从事商业和财务分析工作——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跟投资有一定相关度的工作。

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坚持寻找着投资行业的工作机会。终于,在一次毛遂自荐后,他遇到了IDG (当时还叫上海太平洋技术投资公司)在上海的负责人章苏阳,几次交谈过后章苏阳成为了毛丞宇进入投资圈的伯乐。但他也又一次面临着看似水往低处走的选择。

当时的处境非常现实,创投还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行业,从联合利华到IDG收入要降一半以上,办公地点也从徐家汇的高级写字楼换到了建国路上某栋老旧办公楼。“我相信我当时刚进IDG时的收入之低,在中欧当时和往后的毕业生中应该都不会再有了。”毛丞宇略带调侃地说到。

“但当你思考未来的选择时,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只有战胜短期的各种诱惑,不断挑战自己,才能给自己赢得未来。”毛丞宇告诉动点科技。

事实证明,毛丞宇的这个选择有多么正确——在过去的20多年间,IDG在中国几乎成了VC的代名词,作为中国创投领域的“拓荒者”,培养了现今投资界的诸多人才;他个人在IDG的十五年也是收获颇丰,和元老人物章苏阳一起投出了一系列已经耳熟能详的企业——携程,如家,汉庭,好耶,土豆网,9158等等。

又一次不安分的“折腾”

经过十五年在IDG的投资生涯,本来可以在大平台上继续施展身手的毛丞宇,又一次在看到了新的机会后,开始了不安分的“折腾”。

去年一年间,很多新的投资基金雨后春笋般出来,毛丞宇带着十五年的积累,在看过形形色色的创业者之后,也想去经历同样的从0到1的创业过程,感受一把创业者的激情。虽然要培养一支新的投资团队,会遇到种种过去不曾有过的挑战与压力,但为了不后悔,他还是做了创业的选择。

毛丞宇这样总结自己的这段经历,“人生的道路上,要去寻找自己真心热爱的事业,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想得长远一些,不要太考虑短期的得失。这些年来,在做投资时,我也很看重创业者是否真心喜欢他的事业,偏爱那些能放眼长远,且能够抵御住短期的利益诱惑,专注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创业者。创业的征程是坎坷的,能够不断挑战自我的创业者,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很愿意助他们云程高启,实现远大的理想。这也是我们’云启’这个名字的其中一个含义吧。”

从自己的人生规划到投资的理念,毛丞宇把两者统一了起来。

“篮球比赛”的比喻

对于一家基金而言,云启创投还非常年轻。也正因为小而美的特质,其内部采取的扁平化架构,意在让每位投资经理拥有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毛丞宇经常会和年轻的投资经理们沟通最近的投资案例,很多时候即使自己有了观点也不会直接表露,就是希望能够逐步传授给年轻同事们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自己在投资界感悟出来的经验。

他经常鼓励年轻的投资经理们不要只花时间“纸上谈兵”分析上百个项目,还应该贴近创业团队,争取近距离去观察被投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和创业者有更多地互动。

“一家投资公司的运营,其实就像是打篮球比赛一样,不能仅依靠主力队员,更要看整个球队的实力,分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每个队员要打好自己的位置,要讲究配合,比赛中如果你的队伍有一个明显弱点,那么就很可能输掉整场比赛。”这是毛丞宇在每周末的篮球比赛中的心得体会。

云启现在有美元和人民币两个基金,基金出资人中有不少是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BAT的高管等。现在团队已超过10人。这支团队还在成长,比如最近就新加入了一名此前于富士康拥有十余年经验的副总裁,会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项目提供产业链上的帮助。此外,基金也会继续扩张地盘,除了现在的上海、北京和深圳,还会在杭州等地开设新办公室。

专访精华摘录

动点科技:最近很多人谈到了互联网投资的又一次冬天开始降临,您是过来人经历过上一次的资本危机,对此您有些什么看法?

毛丞宇:2000年那一次是美国资本市场一次大的泡沫破灭,当时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市值都到了几十亿美金。虽然当年的不少商业模式比如电商等跟现在差不多,但当时的这些商业模式背后没有实质业务在支撑。但这次的情况不太一样,虽然前一阶段很多公司估值涨得比较快,但不少的的独角兽企业还是有实质性的业务和价值作为基础的。这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所带来的革新对个人以及传统行业的影响力还是能够切实感受到的。这一波寒潮可以看作是行业在长期上升过程中的一次正常调整,是资本市场升的太快之后的自然修复。

当资本市场动荡的时候,我们这些经历过资本寒冬的老将们可以给创业企业带去不少经验:

比如我们投资的一些公司数月前受到很多短线热钱的追捧,当时我就跟创业者说,资本市场太热了,会有动荡,还是尽快拿知名基金的钱,哪怕估值低一些,同时敦促他们开始做过冬的计划。现在寒冬来了,我们投的多数企业都没有短期的资金压力,可以从容地发展自己的业务,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就是十多年经验所体现的价值,我们更了解资本市场里的自然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创业者把握融资策略和节奏。

动点科技:分享您在过去投资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个案例吧。

毛丞宇:这十多年来,有不少难忘的案例,就最新来说。去年夏天,陪9158团队去港交所敲钟上市的那一刻,也是很难忘的。07年在IDG投资了土豆网之后,我们预感到视频互动是年轻人娱乐方式的下一个趋势,于是开始关注网络直播平台,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投资了9158,经过7年多的发展,9158在香港主板上市了。公司在8年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挑战,就是在上市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

这也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公司从早期发展到最后独立上市真是相当不容易的。

谈到投资人的帮助,我认为,公司的基本业务的发展,投资人很难有所帮助,投资人能帮的,主要是在高管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的介绍和投融资等方面。比如9158,我们就帮助引入了包括两任CFO在内的多个高管人员。在IPO准备的过程中,我也是工作组的核心成员之一,每周都要开工作会,基于以前的经验给了很多建议。

动点科技:最近在看哪些项目,对于互联网的热门趋势又有哪些预见?

毛丞宇:我们基金规模不是很大,所以不会同时去覆盖全行业。我们已投的20多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几个领域。最近在看的一个重点领域是产业互联网(或被称为B2B)。中国的经济规模大,有不少规模达到几千亿甚至上万亿,但流通效率还偏低的行业。

随着余额宝和滴滴打车等爆炸式兴起,各行各业的老板们都受到了思想上的冲击,他们开始居安思危,积极探寻利用互联网革新传统业务的机会。“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利用移动终端、云服务,以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效率,打掉传统模式下无效的环节层级,把饼做大,放大每个参与者的效能。这种对实体经济的渗透和革新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机会也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行业,是BAT们无法轻易杀入进来的。

过几年一定会在各行业里产生一批对中国经济走势有着深远影响的公司。

[iframe height=498 width=510 src=”http://player.youku.com/embed/XMTM3MDMyNTQyMA==”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