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b8f240jw1eyi2gmp1qhj20u00u0q70

11月19日下午,我在位于北京东升科技园的豌豆荚总部,采访了豌豆荚的联合创始人、CEO王俊煜。

俊煜本来应该出席于11月初在北京举行的TC大会,但是因为日程安排的原因未能成行。加上我之前在自己担任TC中国联合主编的时候,也没有机会采访他,所以这一次就借此机会补上一个采访。不过采访实录这样的东西大家肯定是没有兴趣看的,我就把大致我们谈了一些什么,做一个脱水版整理。

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能够约上俊煜采访并不容易,因为最近他的日程排得非常满,甚至是哪怕公司内部的公关需求都不怎么能够满足。然而豌豆荚在目前好像并没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在推出一览之后,平时也没有特别重要的新闻。那俊煜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他告诉动点科技,现在主要还是自己以一个产品经理的身份,亲力亲为地参加到整个“一览”项目的设计当中,这也是他自己比较喜欢做的事。这感觉让我想起了Evernote创始人Phil Libin在退下来招聘新CEO之前所说的话——“我热爱做产品,但是对于公司管理这只是我的职责,并不是我的激情所在。我希望找到有管理经验、能帮助公司扩大规模的人来担任 CEO。”

俊煜说,他之前也曾经到过西海岸,在Evernote办公室里看到菲尔的办公桌上摆着好几十部手机,明显是个产品经理狂人的做派。在Evernote最被业界看好的那一两年当中,他们陆续推出了几十款不同的应用。然而,随着更换CEO而来的,是这些产品大规模的停止更新和下架。在以印象笔记的名称进入中国之后,Evernote旗下几款应用,包括记录食物的“食记”和扫描名片的“人脉”等产品,都陆续停止了技术支持。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使用类似于谷歌10%时间那样的业余精力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是否最终也难逃关闭的命运?像一览这样独立出来的新业务,在一开始就没有内部员工或者董事会反对吗?俊煜回答,一览虽然是一个全新的应用,但是其内在理念是和豌豆荚的本身的“应用内搜索”一脉相承的。豌豆荚始终希望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尽量的呈现在应用当中的资源,能够让用户快速的搜索到。所以,这可以说成是豌豆荚的二次创业,是豌豆荚一个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豌豆荚一览界面。图/动点科技

“一览”和新闻客户端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俊煜表示,用户目前对于豌豆荚的两大印象,一个是应用商店,另外一个是充满设计感。这两者都会被继续保留在豌豆主程序当中。而因为一览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所以肩负着让iOS用户也爱上豌豆荚的重要使命。目前在使用一览的用户当中有很多是从安卓上转到iOS平台的新用户。也正因为如此,一览的侧重点自然和豌豆荚本体有不同。

豌豆荚内部把一览这个应用定义为一种能够提高效率,进行应用内快速浏览和检索的工具,其目的是帮用户节省大量的时间来获得更多的资讯。这样的话就多少和新闻客户端的作用有点重复。最近,最让我感到瞠目结舌的是,某种系统清理工具在清理完毕之后,都会顺便给你推荐一个类似于头条的汇总页面,让你在杀毒软件里面看新闻。所以,针对用户碎片时间的争夺,已经形成了刻不容缓的态势。

俊煜表示,以信息组织形式的不同来说,肯定有人会觉得现有的任何一种资讯获取的形式,都不能满足他的真正需求。而对现有产品都不满意的人其实还不在少数。一览提供以下差异化的设计:首先,在目前的版本当中不会做推送。用户需要自己先确定关注的对象之后,再手动的拉取这些新闻的更新,看什么和不看什么,主动权掌握在用户自己的手中。

其次,一览的应用内搜索技术,能够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来源的可靠性,因为每一个抓取都是和应用本身进行一对一的适配。如果有交互比如文章评论等等需要在相应应用内进行,可以方便的一键跳转。而其他的一些资讯获取产品当中的内容,可能都已经被转手了无数遍。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是亲自和厂商联系,打通应用本身,是无法解决的。

即使不做社区,也需要用心筛选首批用户

俊煜表示,一览当然不是新闻客户端,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新品类的,但是对于新的品类,人们天生希望能够把它跟一个旧的理念套在一起。这样的话,新品类的定位就需要等待用户慢慢认可。

目前豌豆荚所做的一切工具,都是围绕着他们的应用内搜索技术的一个总目标来展开的。而应用内搜索引擎可以被打包成多种不同的形式使用。所以一览的开发并没有特别的艰难。但是现在还是需要积极地倾听用户的反馈。俊煜表示,作为一览本身最大的产品经理,他们也是希望能够借助目前的功能设置,优先筛选一批用户。

尽管一览不是一个社区,但是最初的用户筛选依然很重要。一览的内部有能够根据用户兴趣来自学习的系统,那么不同人的兴趣,决定了这个引擎将来会给新用户推荐什么新内容。仅仅使用一览而不使用豌豆荚的人,这样的用户肯定是一个重度的内容消费者。例如,他工作忙碌但是也想让自己的碎片时间更有价值,同时不满足于朋友圈、新闻类APP的知识含量和宽度。他们作为第一批用户,将会对一览的机器学习打下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

1efdb5ea15ce36d37460405838f33a87e950b13f.jpg

豌豆荚4.0宣传画面。图/豌豆荚

为什么“一招还不够”

本来豌豆荚4.0版出来的时候“一招就够了”就是秉持着应用内搜索的目的的,不过到后来豌豆荚本身也发生了调整。原先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搜索,包括视频、小说、壁纸和铃声,甚至还包括云备份和系统清理这样的功能。但是在后面的版本当中,这个做法被一点一点的撤回去。比如追剧,本来是可以搜到具体的剧集,现在都重新变成了展示视频应用,然后应用下面给出具体的信息,一点链接切到应用,没安装的可以选择安装。而系统清理功能和云备份功能也被关闭。

说到云备份功能,俊煜表示虽然用的人还是有,但是总感觉到这个功能,跟自己所要实现的那个应用内搜索的目标相比实在是离题太远。当初他们立项的时候,是考虑到在备份的时候,会备份用户曾经安装过的应用名称,而这样的话就可以建立一个类似朋友圈的系统,向你更新你的朋友正在安装什么应用。这也可能跟移动内容搜索沾上边,但毕竟绕了太远的路。

在他们决定砍掉云备份的时候,大概是一年以前,但是他们等了大半年时间让用户慢慢的适应,并且在应用内部逐步的减少云备份的入口,最终就只剩下在PC端的入口。云备份将会在今年年底完全停止运行。

所以,现在应用商店回归本源,是否意味着对于豌豆荚主程序来说,“一个就够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俊煜提醒我说,虽然产品展示逻辑上有不同,但是绝大多数的功能其实并没有被削减。过去有一些功能本来就不应该是豌豆荚承担的,比如说当电影资源在某个应用当中不完全能用的时候,豌豆荚会帮忙跳转到一个内嵌浏览器打开视频所在网页,这样就超出了一个应用内搜索应该负责的范围。

他说,像现在的一览这样的做法应该是最恰当的,在提供一部分内容预览的同时,尽可能的吸引一些用户,让他们从豌豆荚本身跳出,然后转移到那些目标应用当中去。这样,应用就可以感受到比应用商店单纯的推广更加周到的一个推广业务。

wandoujia-award-logo

豌豆荚设计奖。图/豌豆荚

应用发布会和设计奖

豌豆荚对于应用的推广可谓不遗余力,除了跟市面上大牌著名的应用合办发布会之外,他们也有一个独门功夫就是设计奖。这两者共同确定了豌豆荚带着人们的第二个印象,那就是充满设计感。

设计奖首先是由豌豆荚聘请一些媒体人和业界人士作为评委,我也曾经有幸参与评选过一次,但是之后就再也没有叫我们。俊煜回答说,首先评委们拿出一个统一的时间来进行评选是很不容易的。其次,如果让内部人来评选的话多少会代表豌豆的调性。设计奖会涵盖那些不怎么出名,但是在设计方面非常具有天赋,和非常值得被人们发现的应用。这和针对大牌而举行的应用发布会形成一个互补,基本上能够涵盖所有值得推荐的应用。

豌豆荚的应用发布会最新正在进行的是和照片滤镜应用VSCO合作,把它在安卓版的滤镜都免费了——因为在中国用户是无法使用Facebook或者Twitter账号来登录的。之前豌豆荚还和风靡日本的聊天工具连我(Line)有非常卓越的合作。在连我软件本体在中国大陆不能访问之后,他们又陆续代理了连我旗下的Line Deco等游戏和功工具。俊煜指出,连我在中国大陆不能发展其主要业务,所以目前的主要战略是执行周边产品的销售。

豌豆荚作为独立公司运转良好

我们最后谈到,豌豆荚目前最主要的业务依然是应用商店,这个应用商店是以安卓为基础的。那么,在iOS和安卓两分天下的局面今后一旦被打破之后,当类似于增强现实眼镜,汽车交互等等新的层出不穷的方案出现的时候,豌豆荚会为此做什么样的准备?

俊煜回答说,只要新的平台依然能够存在类似应用商店一样的东西,那么豌豆荚就会提早切入。在现有的除了iOS和安卓之外的平台上,他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WP,但还是寄希望于下一次总体的爆发。他认为目前至少在智能手机这个领域,现在的格局是比较稳定的。

截至目前,豌豆荚还没有专门的力量,用于开发对眼镜,智能家居,汽车等等新型平台的服务。不过要转型的话应该会很快。豌豆荚内部可能还有员工在负责一些独立项目,但与公司的关系就不大。

豌豆荚现在有300多名员工,俊煜表示,凭借着应用商店和一览,目前为止是完全可以绰绰有余地养活这些员工的。新的办公室一直没有完全占用,又转租给了一些其他公司。总体上,现在的豌豆荚并没有什么特别迫切的融资需求。因为“无欲则刚”,所以豌豆荚目前非常低调。有关豌豆荚“寻求出售”的传闻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豌豆荚确实作为独立公司运营良好。俊煜说,有时候面对传闻冷处理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办法。

题图/王俊煜的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