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快照 2016-04-11 下午4.50.15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人们经常称他为 KK)这段时间又在中国开启了“频繁露脸”模式:出席各式的发布会,参与和大佬的对谈,发表有关中国互联网发展预测……最近的一次,他以“创业营导师”出现在苏宁在南京举办的“2016KK钟山创业创想预言聆听会”上,并发表了演讲。

作为有名的“预言帝”,KK每次发言都吸引着众多媒体的眼球,动不动就会出来“凯文凯利的的八大畅想”“十二个趋势”“两种必然”这种格式化强烈的标题。不过这次在南京,KK让所有媒体都失望了——除了预测“人工智能将变成可以购买的商品”外,他发表的演讲和几天前在深圳所说的内容并无二致,看起来连ppt都没来得及换。

于是在台下,略显无聊的媒体同行们,甚至开始拿着KK之前的新闻稿比对他马上要说的下一句话,一猜一个准。

当然,我们很难苛责KK不敬业,毕竟距离他在深圳的演讲不过才过了几天时间。张近东此次把KK请到现场,除了现场发表长篇演讲外,还委以“创业导师”重任,因为苏宁也开始布局自己的互联网投融资生态。“创业导师”马上发挥了作用,在随后的一场本土创业路演中变成了评委。不过作为一个“预言家”的KK显然并不能给到这些创业者太具体的建议,只是简单问了问“你这个产品怎么挣钱”等问题,媒体席不少同行都暗自为他捏了把汗。

KK在中国确实是火,据说被马化腾和张小龙等人极力推崇的“科技预言家”,成为中国互联网大佬们争前恐后“求对话”座上宾,搜狗CEO王小川直接加冕其为“神”。不过,相比于他说了些什么,本土的互联网创业者和拥趸似乎更在乎的是他那张充满灰白色大胡子外国脸。看起来,我们对于凯文·凯利的认知,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1、“神”还是“边缘人物”?

关于凯文·凯利的评价,国内互联网圈里呈现出少见的两种极端:有的人奉为神明,有的人则嗤之以鼻。在一段描述中,某科技媒体主编认为凯文·凯利是硅谷当中极度边缘化的角色,理由有三:不会被任何科技公司、机构和论坛的主办者奉为座上宾;不会被科技界“大佬”奉为座上宾;Quora 上有关凯文·凯利的问答仅有 4 个,无法成为独立的专题。

不过,有反对意见认为,如果用在美国极度边缘化来论证KK的思想价值,理由恐怕太牵强。巴菲特并不需要去华尔街,照样成为当今最具有投资智慧的投资家。对于真正的黑客或者所谓极客来说,不与“主流”为为伍恐怕再正常不过了。
kk

我们在KK身上的两种极端看法,正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价值场域里的尴尬场景:相比于干货,更能吸引人的是名声。这也就是为什么,追捧和批评他的理由全都是“是不是科技大佬们的座上宾”。在我看来,这两种极端的看法无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用何种方式把KK捧上天,也想用一样的方法把他拉下来。

2、“预言帝”还是“大忽悠”?

对谈,让他发表预言,这是国内互联网论坛对KK的常见使用方式,以至于他已经没有更多的“预言”来发表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KK几次演讲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了。

预言确实是一个迷人而又危险的事情,这里面的技巧在于,越是久远的预言越是安全。想想看,如果二三十年后你说的话能够印证,绝对是“神举”一桩,就算你错了,也没人苛责你,毕竟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62eb598e1a19e108e6e58b0b7f5cd034

所以很多“预言家”一开口就是百年后的社会形态,却没人敢说一周后世界会发生什么。在这个意义上,“预言帝”的另一个同义词其实就是“大忽悠” ,而且当你忽悠的次数足够多时,你总能猜中一次。人们往往记住你猜对的那一次,忘了其实你此前可能已经猜错过十次。

在这一点上,KK显得颇有自知之明:他坦言至少有一半的“预言”都错了。如果叫他“大忽悠”,至少也是一个有底线的忽悠吧。

3、热衷于走穴?

对凯文·凯利更的另一个更直接的批评在于,他似乎非常热衷为愿意参加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活动。批评者认为,“凯文·凯利在中国的走穴已经形成了一个商业模式:中国的代理人开出一个package,由一家顶级的经纪机构或商学院做代理,然后层层外包,不同活动的组织者向"总代理"开出价码邀请凯文·凯利出席…”

KK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活动中拿到多少实质利益,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看起来KK自己并不总是享受这一过程,他曾在接受采访时抱怨,每次在会场,只见争先恐后求合影的粉丝,却不见有人想和和他真正的交流。

总而言之,不论是把KK捧上神坛,或是简单将他称为“大忽悠”,都是思维上的懒惰和误读。造神和毁掉一个神的感觉,都是很爽的,但这对于真切地认识KK并没有太大帮助。对他的批评来的恰到好处,但“祛魅”的过程也许需要更加全面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