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5063

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已经启动,全国各省市将暂停登记注册在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相关字样的企业,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暂停注册政策范围从上海、深圳、北京一线城市扩展到全国。

也就是说,注册名称或经营范围出现跟“金融”有关字样的机构,包括交易所、金融、资产管理、理财、基金、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网贷、网络借贷、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支付等,均将暂停注册。

4月14日,央行出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是这次整治行动的指导文件,方案中要求,各省级政府将联合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主要从在工商系统登记注册的企业入手,进行业务性质界定,以便分类处置。另一方面,已注册的企业将被一一甄别,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就会被查处。而今后对于金融类企业的准入门槛,回到了类似“先证后照”的管理方式,即先由相应金融管理部门审核,再到工商局注册。

今年1月,中国各大一线城市纷纷收紧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2016年1月1日,深圳市成为首个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类企业注册的一线城市,当地政府暂停了全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名称及经营范围的登记注册。

之后,1月4日,上海市工商局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1月9日,北京暂停登记“项目投资”“股权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投资顾问”“资本管理”“资产管理”“融资租赁”“非融资性担保”等投资性经营项目。到了4月,上海市政府把暂停注册的公司范围从“互联网金融”扩大到整个“投资类”公司。

而在银监会对P2P的征求意见稿下发之后,相关P2P公司也应相应作出名称及经营范围的调整。比如,原来可以叫“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现在这些公司都必须改名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

在去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各类业态分由不同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但这些政策的效果始终有限,随后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发生的一系列恶劣问题显然超出了监管层的预料,这次他们决定从源头上对风险进行把控。业内人士称,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依托于互联网,完全可以在某地注册,而业务范围则辐射全国,仅有部分地区禁止给了资本监管套利的空间,政策效率被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如果不暂停新平台注册,监管部门在核查现有平台的同时还要对不断出现的已批准的新平台进行监管,这大大加大了监管难度。

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国内累计成立的P2P理财平台达3984家,其中已有1523家公司倒闭或者跑路,问题平台占比高达38%。此外曾有报告指出,截止至2015年末,P2P平台的坏账规模已经高达425亿~6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