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快照 2016-08-10 22.07.26

上个月,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2016年7月众筹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全国各类型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总计369家。7月新增平台数量26家,倒闭众筹平台24家,平台众筹板块下架的有1家,转型的有2家。加上上半年倒闭的72家,今年前7个月共有96家众筹平台退出了历史舞台。

无论是产品众筹还是股权众筹,上半年他们在筹资额和新增平台数上的增速都明显放缓。这些现象和监管政策及宏观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同时,受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影响,除个别平台之外,今年二季度股权众筹平台筹资规模出现普遍下降。

不久前,成就了《大鱼海棠》的众筹网站“点名时间”被91金融收购,为自己“中国众筹先行者”的身份画上了句号。在被收购之前,点名时间已经帮助1074个创意项目发起众筹,成功筹集资金突破5321万元,其中包括一大批明星文创项目,比如《大鱼海棠》、《十万个冷笑话》、《大侠如风》、《滚蛋吧肿瘤君》等。

事实上,经过五年的发展,对于方兴未艾的股权众筹来说,深受法律地位不明确、商业模式不清晰、缺乏资金实力等众多问题困扰,生存环境仍然艰难。由于股权投资盈利周期长,需要大量资金的培育,但出于政策环境不确定、发展模式不清晰,股权众筹并未获得资本市场的太多关注——数据显示,去年国内一共发生了4681起风投融资行为,其中与金融相关的461起,但涉及众筹行业的融资只有28起。

监管预期的不确定让众筹平台始终面临着政策风险。在去年7月,央行联合十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股权众筹的概念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其特点是公开、小额、大众。随后,证监会出台规定,明确股权众筹与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活动的区别,平台不能再使用“股权众筹”的名义进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在这之后,大量的平台开始更名。

另外,今年开始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也将将非公开股权融资列为整治对象,并为众筹平台设定若干红线,如“股权众筹平台不得发布虚假标的,不得自筹、不得明股实债或变相乱集资”等。对于股权众筹来说,项目筛选专业性高、退出周期较长,大量的项目和投资人的维护都需要有强大的运营团队的支持,小额项目所带来的营收往往无法覆盖这些成本。

另一方面,一些众筹业务已经脱离了其初衷,演变成了一种营销手段,平台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乐于把一个很小的产品说成下一个滴滴或是阿里巴巴。这类涉嫌虚假宣传、企业财务数据失实的例子在行业内并不鲜见。

一些观点认为,股权众筹平台也可以借鉴P2P网贷行业的做法,将资金存管在银行以保证资金安全。不过这一做法依然存在不少障碍。目前,P2P网贷行业在推进资金存管方面也并不顺利。大部分P2P网贷平台只是与银行签署了存管协议,但很少有平台完成了与银行的系统对接。

至少在目前,众筹行业依然属于监管空白。就监管层去年出台的两份文件(《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的机构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来说,也只是分别规定了股权众筹的性质,以及对“股权众筹”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活动”进行明确区分。

此前,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在互联网金融统计制度第二期培训中也透露,股权众筹配套办法已经在加紧制定中,且上海已经率先对股权众筹行业展开调查,但按照我国大环境下监管细则落地的时间来看,股权众筹配套办法的落地可能还需一段时间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