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强有力的制造能力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级的大工厂。不过单纯的制造能力并不见得是一个长久可持续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消费类实体商品市场,同质化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中国广泛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拥有不俗制造能力的同时,也缺乏寻求更高附加值的能力和追求。

创业公司来设计想要帮助这些占据了整个制造业市场90%以上的企业,赋予其好的工业设计能力来解决无品牌、竞争力差的问题。

制造业端和设计商端都在被动接触市场

在制造业端,这些企业并非没有尝试工业设计,超过80%的中小制造企业曾经接触过工业设计,但只有10%左右的企业把工业设计作为常规投入。问题就在于企业的“被动性”:第一,中小制造企业想要接触到合适的工业设计公司难,通过朋友介绍,展会接触或受地域限制,也不是一种高效手段;第二,企业对设计缺乏量化标准,尝试去与专业设计公司进行合作时,自身并没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标准,设计商端也不会受到企业的约束(先付费后设计的交易模式所致);第三,一锤子买卖让两端都无法衡量设计对销售的影响,所有结果由制造企业承担。

而在设计商端,其业务能力也显得被动,基本都是雇佣制的合作,做的是一锤子买卖,并且缺乏足够广的市场推广能力,与客户的沟通也较弱。整个行业两极分化严重,好的公司能接到更多的单,但也受到自身规模的影响难以突破利润天花板。此外,设计行业的公司很多也缺乏科学的设计项目管理手段和系统。

综合来看,市场中有超过600万中小型企业都有工业设计需求,同时存在数千家设计公司能够提供这一能力却没有相匹配。

来设计做的就是把优质设计商资源与广泛的有需求的制造企业去匹配。客户在网站发布自身的设计需求,包括产品类别、设计方案、服务内容、材质等,平台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匹配符合条件的入驻设计商,再由客户选择并详细沟通方案。

111

目前,来设计据此提供了两套服务模式:项目制和产品合伙人制。前者是更常规的合作方案,根据企业规模、技术状况、市场定位由设计方进行专业定制,平台方在项目流程上为不同项目分别设置了多个里程碑节点,需要设计公司提交相应成果供客户检验,完全做到项目进度可视化。通过制度标准化来确保制造企业和设计方的合作尽可能效率最大。

产品合伙人制则是一种把产品销量考虑进最终交易分成的模式。制造企业现在只需支付较低的项目启动金即可与“来设计”平台匹配的一线设计公司进行合作,后续的设计费用从产品的销售利润中抽取。促进设计公司投入更多的资源与时间来完成项目以获取比传统项目制更多的后续收入,同时制造企业也不再因为高额的设计费用及后续的不确定性踌躇不前,最终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高度捆绑为交易双方带来共赢的局面。

除了撮合制造企业和设计商的合作,来设计还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为用户提供包括专利申请和专利保护、手板制作、模具、注塑以及销量监控等增值服务。

来设计的盈利模式也是可见的,除了现在可以收取设计费佣金和销量分成收入,进一步还有增值服务费、广告收入和其它未来可拓展的金融服务费用。

目前,来设计平台已经拥有500多家设计公司资源,制造业端则有2万多家,成交订单超过900笔。成功的案例如西点8寸循环扇。

来设计创始人兼CEO高超,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08~2012年期间在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公司之一的大业设计集团担任首席设计师;2012年进入海尔国际商社小家电事业部担任设计总监。公司已于最近获得了来自启赋资本和琢石投资的天使轮融资,金额为600万人民币,资金已于春节前全部到账。

图片来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