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ge

看起来,朱啸虎又押对了。有时候你很难说清,到底是这位知名投资人和手游爱好者每次都能猜着风口,还是每次都能创造风口。

这一次的“风口”是共享充电宝。从年初横空出世,再到一轮接着一轮的新融资,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俨然又是一个“共享单车”。最近,朱啸虎在接受动点科技专访时,谈到了投资共享充电宝逻辑,对市场的看法,以及一些有趣的细节。

朱啸虎自比“小李飞刀”——向来力求出手命中、弹无虚发,采访他并不是个轻松的活。“小李飞刀”语速飞快,略带上海口音,回答问题往往直指核心,从不在不确定的问题上浪费弹药,直接告诉你“我也不知道”。

半小时决定投资

事实上,朱啸虎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在研究共享充电项目了。去年8月,在运营“空格”项目期间,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开始将目光转向共享充电。Demo基本成型后,唐永波第一时间找到朱啸虎和王刚。

“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创业,所以很快就投了 。”朱啸虎回忆当时见唐永波的情形时透露,两个人只聊了大概半小时,这笔投资就确定了。彼时小电科技刚打磨出第一批很小的样机,开始在北京、杭州的数个地方做测试。

“(我记得)在北京一个桌球馆放了几天,用户非常多。 后来把样机拿走了,还有人问老板,怎么前两天充电的设备没了?”测试效果令人满意,朱啸虎判断,充电确实是个刚需,“付款、打车都需要手机,使用场景非常多。而充电这件事情,痛点还是蛮明显的,即使手机有30%的电,我依然还会有焦虑。”

而传统的充电宝没法解决这种焦虑——朱啸虎有三个充电宝,经常不是忘了带就是没充满电。但在“共享”的轻模式之下,通过快速铺量来增加密度,触达更多的使用场景,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给手机充电。”

痛点足够痛,场景足够宽广,这些都符合朱啸虎一贯的投资逻辑,作出决策也就只剩时间问题了。

“选便宜的”

作为又一个扯着“共享”大旗的明星创业项目,共享充电宝的前辈“共享单车”很难不被提及。在采访中,朱啸虎也不止一次将这两者当作比较对象。不过,他认为,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

  • 1、成本和效率 。成本低,回本快显然更有优势。(小电科技)一个充电宝回收成本的时间比ofo还要快。
  • 2、先发优势。 充电宝是我放进去之后,别人再放进去(这个场景)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共享单车就不一样。

当然,有人会质疑,共享充电宝技术门槛不高,可复制性强,很难建立护城河优势。朱啸虎认为,护城河的建立其实和单车的道理一样,实际上就是规模。“自行车的门槛高吗?也不高吧。”他说。

另外一个担忧是,电池技术持续在进步,一旦待机时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共享充电这事还有戏吗?“  视频、游戏 ,消耗量都非常惊人。现在电话还是语音为主,以后会是视频会越来越普及。”朱啸虎倾向于认为,电池技术的进步永远赶不上电池的消耗。

不过,市场上涌入了那么多的玩家,朱啸虎是怎么选择的?从滴滴出行到映客再到ofo小黄车,他被无数次问过这样的问题。大家迫切地想知道,“独角兽捕手”做选择的秘诀是什么?

现在这个秘诀来了——

“很简单啊,选便宜的。”朱啸虎说,“这个和ofo、摩拜是一样,我们会选择便宜一点的。便宜意味着速度快,能铺量, 一下子就跑到前面去了。”他所谓的“便宜”,指的是更好的财务模型。朱啸虎透露,小电的解决方案性价比非常高:“我们算了一笔账, 一个充电宝两到三个月可以回收成本,这个是非常好的  。”

虽然一下子进入了诸多竞争者,不过朱啸虎认为这个市场还是一个起步阶段,创业者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圈地圈钱”:“  尽快圈地圈投资人 ,然后铺量,这个和共享单车很像嘛。”

至于共享充电的生意能做多大,朱啸虎表示自己也没谱:“我现在也说不好, 就像当年投ofo一样,当时判断校园市场肯定是比较容易的,校外市场就不知道了。” 具体到共享充电宝会怎么演化,朱啸虎说他也不好判断,“会不会做成一个应用分发的平台?现在充电付钱嘛,如果我下个App就免费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很早期的想法,我现在不知道。”

市场会有多大?很难能估算。会不会有独角兽?“独角兽肯定能做出来,独角兽还不是很大(的规模)。”

最吸引人的“预测”环节来了。去年9月,朱啸虎在杭州接受动点科技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抛出了“共享单车90天结束战斗”的论调,舆论关注不说,当时还引发了投资人间的一轮口水战。现在的事实证明,上述预测基本上没猜对。

不过既然大家愿意看热闹,朱啸虎也不怕再猜错,同时也给自己投资的公司站台背书,何乐而不为呢?“今年的资本太疯狂了,整个行业的效率变差了。这种情况不会持久的,(共享充电)6-12个月能见分晓吧。”

“共享”还是“分时租赁”并不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上一轮的风口“共享单车”,共享充电看起来更有吸引力,腾讯、阿里系的资本早早排队入局,包括聚美、小米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将业务触角延伸至此。

而这两年,打着“共享”名义的创业仿佛都能成为明星,以至于最近“共享篮球”、“共享雨伞”也一股脑冒出来。

朱啸虎看起来并不太买账。他在朋友圈发文:“听说创业者为我们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共享经济项目,共享雨伞,共享篮球,还要到我们办公室来堵我们的门。所以在此分享一下我们投资共享经济的基本逻辑。堵门的就不必来了我在办公室的时间也很少。”

“我们关注的是和老百姓平时息息相关的场景,包括出行、充电,这些每个人都要用,而且每个人一天都要用到好几次。”朱啸虎对动点科技说,至于这样的创业项目是叫“共享”,亦或是叫“分时租赁”,这根本不重要。“用户喜欢用(刚需),单位模型算出来能够挣钱,关键是这两点。至于它叫什么名字,我们并不关心。”

题图源自123RF


6月19日,TechCrunch 2017国际创新峰会将登陆深圳。届时,朱啸虎先生也将出席本次峰会的主论坛,畅谈资本如何聚焦新风口。购票请移步至http://tc.technode.com/2017/tic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