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014年前后,3D打印突然在中国有了一个短暂的爆发式发展。在当时的各种科技展会中,3D打印往往都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主角之一。然而,来得快去得也快,3D打印很快又消失到了尘埃中,到如今,3D打印在展会中已经几乎绝迹。
然而,就在这么一种3D打印的寒冬期里,一家名叫清锋时代的3D打印企业却于近期完成了数千万元的天使投资,而且投资方还是北极光创投和元始资本。
将3D打印效率提升100倍
据了解,清锋时代创始人姚志锋从2011年就接触了3D打印技术,可以说他是完全见证了3D打印在中国的兴起、爆发以及回落。对于3D打印技术为什么在火了一段时间又很快冷落下去的疑问,姚志锋解释说,那是因为当时的3D打印产品仅仅只是“玩具级”的,只是在炒概念,尤其是在效率上很难得到大规模的实用,很难解决市场痛点。
比如,教育市场曾是3D打印机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该技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美术设计能力。然而,姚志锋发现学校传统的3D打印机教学体验却并不好,“老师一堂课中很多时间都要讲课,学生也要花大量时间做设计,最后每堂课真正能够留给3D打印机来打印学生作品的时间非常短,一堂课基本打印不完。”因此,3D打印机在学校里很多都被闲置了。
同样,在工业领域,3D打印机作为工业4.0中的重要工具,之所以未能普及,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效率问题。姚志锋称自己家族本来就是东莞的代工厂,因此,他对工业领域的痛点非常了解。“传统工艺要想量产手机壳,首先要做一个模具,这个成本的确较高,然而真正到最后的注塑量产阶段,速度非常快,而且成本也非常低。”因此,姚志锋认为3D打印要想在工业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至少要使其效率达到或者接近传统工艺。
然而,据姚志锋介绍,传统市面上并没有什么3D打印技术在效率上能够达到教学以及工业需求,不管是SLA(激光固化光敏树脂成型方案)还是FDM(熔融挤压堆积成型方案),在效率上都还是太慢。
据了解,清锋时代花了1年多多时间研发了一种名叫“极速液态成型”的3D打印工艺,该方案与激光固化光敏树脂成型方案比较类似,而且二者都采用了光敏材料。但二者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 激光固化光敏树脂成型方案使用特定波长与强度的激光聚焦到光固化材料表面,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顺序凝固,完成一个层面的绘图作业,然后升降台在垂直方向移动一个层片的高度,再固化另一个层面,这样层层叠加构成一个三维实体物件。而这种一层一层的操作也使其效率偏低。
- 而极速液态成型方案则不一样,据据姚志锋介绍,该方案不需要一层一层使用激光固化,整个打印过程是 “生长”的,从而节约中间固化的时间。不过清锋时代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原理。
最后体现在效率上,姚志锋举例表示,利用光敏技术打印一个正常的杯子可能需要6、7个小时,而利用清锋时代的方案可能不需要10分中即可完成。“相比于SLA光敏方案,我们在效率上提高了近百倍,相比于更传统的熔融挤压堆积方案,效率更是提高了数百倍。”姚志锋如此表示。
效率问题一解决,其他任何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般观点认为材料是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此,姚志锋反而认为效率才是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姚志锋认为,只要3D打印技术在效率上能够达到或接近注塑的效率,3D打印技术便能够大规模的线下落地,3D打印企业也才能够赚到钱,而只有有了钱,企业也才有资金与精力进行新型材料以及新技术的研发等。效率问题一解决,其他任何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令人欣喜的是,据姚志锋介绍,清锋时代的方案目前其实已经达到了传统注塑方案的效率了,甚至有某些零部件的效率还要高于注塑方案。“我们计算发现,在产品数量少于8万时,传统注塑方案的费用将高于我们的方案。因此,在8万个以内的零部件我们都有优势。”姚志锋如此补充表示。
不卖硬件,要做分布式制造平台
在商业化方面,虽然清锋时代可以选择更普遍也是更简单的卖硬件的路子,但姚志锋表示他并不想靠卖硬件赚钱,相反,他甚至愿意将自己的3D打印机免费租赁给企业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分布式的制造平台。
该平台可以吸引入驻众多设计师,设计师在平台上发布自己设计的产品,用户如果喜欢便可以购买,平台将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将这个订单分配给最近的工厂进行打印生产,从而节约物流成本,并缩短到货时间。最后,设计师、平台方、工厂三方进行利润分成。另外,清锋时代还有耗材收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姚志锋看来,这种免费“送”硬件、搭建平台的商业模式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避免同行的抄袭山寨。“因为大部分3D打印企业做硬件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卖硬件赚钱,而我们已经免费了,还有谁能与我们竞争?”姚志锋如此表示。
不过,做平台或许是一个相对比较远的规划,而在眼下,姚志锋表示其首先可能将产品和技术运用于鞋业市场,用3D打印技术取代传统的注塑工艺制造鞋底等。
据了解,3D打印技术先驱Carbon 3D已与阿迪达斯达成了合作,双方合作已经推出全球首款3D打印运动鞋—Futurecraft4D,并预计2年10万双产量。姚志锋表示因为Carbon 3D已与阿迪达斯达成的是排他性合作,因此,其他诸如耐克等企业想要做3D打印鞋,就必须要来找像清锋时代这样有类似技术的企业了。
据姚志锋介绍,目前国内其实已经有鞋企找过来寻求合作了,只是目前技术还属于早期阶段,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产品落地。
3D打印带来的恐慌和自我革命
据了解,清锋时代创始人姚志锋毕业于清华大学雕塑系,上学那会儿,他发现利用3D打印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设计师想要的造型作品,这让学雕塑的他非常恐慌。面对这种来自机器的竞争,姚志锋并不愿意像鸵鸟那样假装看不见,相反,既然3D打印的时代迟早要来,那让别人来革自己的命还不如做一场自我革命,于是2011年时,姚志锋决定自己来做3D打印。
不过,从美术口转行到科技口去创业,姚志锋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基础。据介绍,姚志锋在高中时曾是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的全国冠军选手之一,当时便学习过大量的编程知识,这位他在科技口的立足奠定了基础。
而在材料方面,姚志锋虽然是个外行,但他却有硬着头皮坚持做研究的毅力。“我第一次做光固化方案的时候是在2013年, 在北京五道口附近租了一个房间,即当实验室又当卧室。我在这里买了很多光固化胶做实验, 在剧烈的臭味中,我都惊讶我居然坚持下来了。”姚志锋如此表示。而现在,在材料方面也已经趋于成熟,姚志锋也已经成立了另一家企业专门来做材料的研发,并已经拿到了政府的500万元补助。
据悉,清锋时代现阶段的员工有3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