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大批人工智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旷视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7月3日,在 TechCrunch 国际创新峰会杭州 2018 活动上,我们特别邀请了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他不仅阐述了自己对“AI 泡沫”的看法,更道出了新时期下,企业应该从何获取核心竞争力等关键问题。

那么,付英波到底说了啥,且细细往下看:

AI 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扩大

“AI公司,尤其是AI头部公司,他们之间的技术差距其实已经非常非常小了。”这是动点科技在市场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目前大部分图像识别企业的识别准确率都号称可以达到 90% 甚至更多,既然如此,大家的技术差距不就是几乎没有了吗?

对此,付英波表示他并不同意目前人工智能头部公司在技术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大家所说的准确度其实是指在实验室场景下的准确率,这个指标在现实场景中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是意义不大的。”据了解,在实验室环境下,由于光线等条件比较理想,一般识别准确率都会比较高,但在现实条件下,由于光照、角度、用户是否佩戴墨镜等情况,识别准确率一般会差很多。

付英波表示,旷视从 2011 年创业,最初花了差不多四五年的时间纯做技术的积累和前沿技术突破,而且在 C 轮之前融的所有钱都投入到了技术研发上,另外,旷视目前有 70% 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大约 200 人左右,这样的团队已经成为旷视在核心技术突破和积累的核心动力。

“正是因为技术上的缘故,2016、2017 年,我们连续两年都保持 700% 增长。”付英波说。

因此,付英波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公司在技术上正逐渐拉大差距,或者可以说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

技术并非最重要,唯得场景者得天下

技术再好,不能落地,不能为企业带来营收,那一切都是白搭。付英波认为,不管在什么场景或者行业下,纯技术都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唯一有价值的,是将技术方案化甚至产品化。”付英波认为未来 1 – 3 年,所有的人工智能企业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如何从 0 做到 1,甚至从 1 做到 100,能不能在核心场景落地上取得突破。

而且这场场景争夺战来得快,去得可能更快。“今年会是场景落地的元年,而未来 1 – 2 年,或者 2 – 3 年,这场战争则会结束。”付英波如此表示。

不过,虽然付英波非常看重场景落地,但旷视在场景落地方面却显得非常克制,付英波笑称某些厂商号称做 28 个,甚至 58 个行业时,旷视目前所落地的领域仅仅只有互联网金融、安防、手机、新零售、机器人、智能通行等少数几个领域。

对此,付英波认为一家公司想要做太多的行业其实是不现实的,“百度最核心的行业就是搜索,阿里巴巴最核心的就是电商,当然现在还有金融、云计算。但不管怎样,阿里巴巴都没有说要做 38 个行业,或者做 28 个行业。”为此,付英波表示,旷视对于某个行业,要么不做,要么就 all in,重兵押入,从行业前端到后端都要打通,同时实现数据的回流。

然而,如何判断哪些场景是需要重兵押入的呢?付英波认为主要有两大指标:

  • 第一,整个行业体量和蛋糕足够大。一些小的行业,短时间内我们可能通过合作伙伴做,或者往后排一排。
  • 第二,在行业里能够实现深度数据回流。因为只有实现深度数据回流之后,才能在行业里做出更加精准的算法,产品竞争力才能更加强。

基于上述标准,付英波表示旷视其实还在看自动驾驶以及医疗领域,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押入重兵。

尽管旷视目前落地的领域并不算太多,但取得的成绩却非常喜人,付英波表示他们目前还不方便说出具体的数字,但在营收增长速度上却令人兴奋:

“我们在 2015 年有少量的营收,但忽略不计,而在 2016 年开始做营收之后,2016 年成绩非常好,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而 2017 年与 2016 年相比,更是又增长了 720% – 750%,2018 财年计划增长的幅度依然在 500% 以上,而到了 2020 年,希望营收能达百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AI 泡沫

最后,关注计算机视觉的人都会发现,这几年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创业实在是太火爆了,那么,这个行业是否已经出现泡沫?

对此,付英波认为,与其说是泡沫,不如说是第三波浪潮的天。“其实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东西,60 多年前人工智能就出现了。人工智能从第一次浪潮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多次到起起伏伏,而现在正好又处于‘起’的阶段。”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付英波相当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