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经历过一次次复盘重构,如今浪潮似有褪去。

在最盛行之时,共享单车吸引数十位玩家入局,在这场烧钱战役中不断淘汰出局,最后市场上只剩三种颜色的共享单车。而被公认为两家独大的共享单车公司各自情况也很微妙:摩拜卖身于美团,ofo 小黄车负面新闻缠身。在一年间获得四次融资的黑马——哈罗单车,犹如这场战役中的一股清流,鲜有负面新闻传出。

TechCrunch 国际创新峰会杭州 2018,我们邀请到了哈罗单车的首席运营官韩美为我们讲述哈罗单车逆袭的故事。

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大众出行方式的同时,也提出了“共享经济”的概念,吸引众多创业者、投资者进场。“共享单车是短途出行非常好的解决方案。相信现场 90% 以上都是共享单车的用户,这个行业还是非常好,我们也充满了信心。”韩美自信满满地说。

面对近一年共享单车行业的风云变幻,哈罗单车是如何从市场乱象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韩美表示,共享单车行业经过快速盲目扩张以后,不合适的企业被淘汰也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这个过程当中,哈罗只是比同行少犯了很多错误,做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包括产品要不要智能化的看法,以及对精细化运维的重视程度,包括用户体验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等等很多问题,他们实行的每一步都经过严密的市场考量和研究。

现如今再看共享单车行业,已逐渐回归平稳,同时对现阶段的公司也提出了不同要求。韩美讲道:“行业从快速增长期进入到稳定期,对企业要求也不一样,快速扩张的时候拼的是速度、规模等等,现在进入稳定期考虑更多是企业的内功,企业要持续发展的盈利能力、造血能力、能否可持续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精细化运维也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哈罗每辆车每天运维成本是 0.3 元不到,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也是我们致胜关键。”

哈罗一路走来外界看似顺风顺水,但韩美却说并非如此:“实际上哈罗一直走的不是特别顺利而且非常艰难的,由于入场晚,各方面压力大。突破口是在大家聚焦于争夺一二线市场份额时,哈罗从二三线突围,当二三线市场站稳脚跟,有了一定的业务规模和业务体量的时候,慢慢局势就发生了变化。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比较好的状态,今年 3 月 13 日全国宣布免押金骑行以后用户量增长到 70% 多,订单规模翻了一倍。”

“免押金”对于用户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前不久 ofo 小黄车为稳住现金流宣布取消免押金活动损失不少用户。能够实现免押金对于公司资金能力、运营能力和效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这方面,韩美表示:“哈罗意识到押金会影响用户使用单车的热情和体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了免押金测试以后,发现这个行业我们完全可以不靠押金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哈罗一辆车折旧成本每天是 6 毛钱,每辆车运维成本是 0.3 元,即使每天一辆车收益 1 元也不亏损。”

共享单车是公认的烧钱行业,公司想运营下去必须有持续不断的资本注入。很多共享单车退场的原因也是缺乏运营资金,而哈罗单车却在逐渐冷却的市场中创造了一年获得五次融资的奇迹,其中不乏阿里,红杉等资本巨鳄。韩美认为哈罗有三点被“pick”的原因:  第一是投资人看好共享单车行业,第二是哈罗单车的运营团队得到投资人的认可,第三是哈罗单车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

哈罗单车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前正逐步进军一二线城市,对于其中的市场考量,韩美说道:”因为共享单车是一元出行,门槛非常低,核心问题是解决用户需求。从城市的居民素质来看,一线和二三线城市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差异,共享单车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温计,大部分城市都是文明的。针对个别城市有刻意破坏行为,哈罗也会做专线宣传。进军一线城市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是效率,为什么哈罗的运维效率是最高的,一是投放;二是后续运维都会经过科学计算。中国还有至少 100 多个城市没有共享单车,这也是我们的市场拓展目标。“而对于海外市场,哈罗单车保留余地,在国内市场没有站稳之前暂不考虑。

作为在乱象丛生中逆袭成功的黑马,韩美称这是侥幸有余,专注致胜的战争。回首走过的路,韩美感叹:“不仅是共享单车,核心是以用户为本。很多公司 把‘用户第一’喊做口号,利益冲突面前却不坚持。制定业务场景和目标要反思下有没有与之匹配的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分几个方面,核心就是解决员工行不行,能不能,愿不愿意的问题。 ‘行不行’是打造良好组织氛围、土壤、环境,让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得以发挥;‘能不能’就是解决能力问题,需要用科学精神、科学能力武装自己,任何一个领域和岗位都要做到效率比同行高;‘愿意不愿意’则需要培养特色化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