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消费机器人业务独立后,iRobot 如何更专注全球化?它在中国这个机器人新兴市场会有怎样的战略布局?
在本次访问前,我一直沉浸在菲利普·迪克的小说情节中,这位赛博朋克鼻祖留下了思考的课题——机器人到底是什么?看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大众很容易对机器人产生一种固化的认识,即它们长得必须像人,或者至少拥有四肢。但这种认识正确么?
“一个典型的机器人必须具备三种核心能力:感知、行动和思考。机器人是在现实世界中,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感知环境,从而合理行动的物理设备。” iRobot 技术副总裁 Chris Jones 博士说的这句话,某种程度解开了我的疑惑。
如今我们看到“扫地机器人”已经成为这整个消费品类的名称并被接受,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演变,在 iRobot 的第一台扫地机器人问世之初,人们更倾向于将它看成一款自动吸尘器而不是机器人。像 iRobot 这样的机器人能够在家中一边移动,一边建构并维护家中的实时地图。有了这样的空间认知,家庭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大的机器人系统。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老牌机器人厂商的自动化设备已然具备这三个核心能力:感知、行动和思考。行动是指行为模式的变化,例如机器人能够开启马达在家庭里移动。它能对收集到的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即拥有思考的能力。感知则是指机器人用传感器感知它所处的物理环境的能力。
它创造下的并是一个个独立的机器人设备,而是一种“机器人思维”,我以为。
现如今,iRobot 设计的产品覆盖全球六十多个国家,销量超过 2000万台,拥有千余项专利产权,在国际电工协会杂志(IEEE)发布的“全球电子专利实力排行榜”(Electronic Patent Powerhouse)排列第五。“ iRobot 是一家血统非常纯正的机器人公司,所以我们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家用消费机器人这一方面,而不是把钱投在做吹风机之类的产品上。目前我们在研发方面每年投入超过一亿多美金,3 名工程师当中就有 1 个软件工程师(5 年前同比是 1/8),而能够区分机器人聪明程度的核心就在软件上。”Chris Jones 告诉动点科技。
而身为一个全球公司,iRobot 要考虑更多的是产品的普适性。比如其 Roomba 扫地机器人要能够清洁打扫美国特别大面积的房子,还要能满足日本人对于清洁的高标准、符合德国人对产品质量与耐用性的要求、以及中国复杂的室内环境。
但在坚持产品全球普适性的同时,它在中国也适时推出过一些产品,比如 Braava Jet 喷水擦地机器人和相关配件,提供了更多的本土化选择。而观察到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它还特别提供了可重复使用的擦地机器人擦布供选择。
今年年初,曾有传闻提及 iRobot 在考虑把用户家庭的数字地图共享出去,Chris Jones 对此承诺现在乃至未来 iRobot 绝对不会把用户的数据销售给任何第三方,“我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计划,未来也不会考虑这件事情。另外,iRobot 也非常重视数据安全,在设计整个产品的电路板,包括云基础设施以及整个系统的时候,我们都会把用户的数据安全考虑在内。即使未来消费者想要提升对于智慧家居的体验,是否分享这些信息给消费者家中其它的智能设备,这一决定权完全在消费者手中。”
Chris Jones 继续补充道:“通过分享这些数据给安防公司或者电器商之后,他能够享受到哪些额外的价值,用户是永远是掌握控制权和决定权的,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希望通过分享数据来换取这一部分价值。当他们知道这个额外的价值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安全、更便利、更舒适的家居环境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同意,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去分享这些数据。”
不过,在让消费者放心的同时,这家公司也有可能让一些被小米型公司宠坏的消费者“失望”,因为它在未来的战略上依然不会迁就低端消费市场,重心会继续放在中高端市场。“我们不希望在低价位里竞争,而希望在 3000 元以及 3000 元以上的价格段保持领导定位。”
而随着 iRobot 对中国市场的更进一步接触,它对于电商的理解能力也在加深,靠传统线下门店销售的方式已经无法支撑这个庞大市场的用户购买体验和场景,因此它陆续和天猫和京东达成了入驻合作关系。
(以下为采访实录,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为保证阅读体验略有删减)
动点科技:我们都知道 iRobot 早先有安防的技术背景,2016 年 这个业务整体拆分后是否会削弱 iRobot 一些创新的动力?
Chris Jones:现在的 iRobot 是完全专注于家用消费类机器人的研发,安防业务已经剥离。扫地机器人其实是个体系,这套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构成的,二者完美结合才能让机器人非常有效地工作。在过去 28 年的历史当中,我们已经积累了硬件部分非常充分的经验,比如我们曾经做过太空探索的机器人、排雷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等。如今,我们在软件方面更加关注。五年前,每 8 位 iRobot 的工程师中才有一名软件工程师,现在,每 3 名中就有一位是软件工程师。区分扫地机器人聪明与否的核心就在软件,所以软件可以给我们产品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动点科技:现在中国的家用电器行业有一个很明显的战略就是智能互联,特别是在当下智能音箱作为终端控制的趋势下,iRobot 目前在中国是否有跟一些大的厂商的合作的计划,进展如何?
Chris Jones:在美国,iRobot 已经与亚马逊的 Alexa,还有跟谷歌 Assistant 都有相关的合作,这两家都是美国最领先的智能语音公司。今年 4 月, iRobot 也将类似的中文语音控制功能带给了中国的消费者。借助天猫精灵语音控制功能,中国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来启动、停止和暂停 Roomba 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工作,以及定位它的位置。 包括天猫、京东、还有其他的线下客户,任何能够优化消费者使用体验的尝试,iRobot 都愿意和重要的平台进行合作。我们最近刚刚推出为天猫定制的一款中国区专供的扫地机器人产品 Roomba970,可以通过天猫精灵进行语音控制,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和优秀的表现.
互联家居生态系统中需要很多品牌来扮演不同的角色。iRobot 的扫地机器人是一个移动的机器人,它在清洁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我们屋子里的每一存空间。这带给我们非常独特的优势,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的物理空间,了解屋里面的陈设、布局,不同房间的分布。这些空间信息的收集是别的设备很难做到的。当它知道屋子里面的布局以及户型,就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它也可以和我们的安防系统联接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在特定的时间,家里的某个特定地点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这些灯光系统、声音系统、空调系统,首先都是要基于一台机器人对于空间的理解,所以我们认为 iRobot 在智慧家庭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动点科技:在中国专利注册这一块,iRobot 最近一年是否有新的进展?
Chris Jones:iRobot 确实在中国专利申请上开始发力,过去的五年,我们在中国一共拿到了超过五十项的专利,仅 2018 年就获批了二十五项专利,未来在中国会继续申请更多专利。
动点科技:计算机视觉处理对于 iRobot 的创新意味什么?
Chris Jones:我们目前有嵌入式的视觉运算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里面有一个图像传感器,这个图象传感器能够像人眼一样读取到非常具有细节的图象,让我们的扫地机器人能够更加智能地识别周围环境。
通过这样的领先技术,我们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可以实现非常智能的路径规划,甚至在灯光非常昏暗的状况下,摄像头也能够正常的工作。即使有的时候可能这个摄像头不小心被什么东西覆盖了一段时间,它也能够凭借它的智能继续完成路径规划,很好地去完成它的清洁任务。所以计算机视觉到目前为止已经是非常的先进了。接下来我们的创新会更加集中在深度学习这一块,我觉得在几年之后大家就可以看到在深度学习方面取得的一些突破。
动点科技:为什么不用激光雷达?
Chris Jones:我们会继续在机器视觉方面做很大的投入,未来我们也将会把深度学习的功能整合到扫地机器人里面,让我们的扫地机器人能够更好的了解周围的环境。这些都是激光雷达没有办法去实现的,因为激光雷达获取的画面非常单一,而且是片面不具备细节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尝试激光雷达。
目前在我们现有的 Roomba 900 系列产品里面,就能够看到这样一个强大的功能。比如当 Roomba 900 系列产品正在执行一项清洁任务时,中途你把它拿起来,给它放到另外一个位置上面,它也能够很快地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到它目前被丢在屋子里面的哪一个地点;也能够很快地知道刚刚它做清洁任务的时候有哪一些是还没有做完的,再马上回归到它的清洁任务里面。激光雷达的产品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么智能, 因为激光雷达它参考的是一个切面,而不是一个立体的信息。
动点科技:戴森在英国总部成立了一个无人汽车的秘密实验室。iRobot 在机器人的产品形态上有哪些正在研究的事情?或者在实验室已经开始秘密计划的一些东西?
Chris Jones:既然是秘密计划,那肯定是不能透露的,但是我想强调一点,iRobot 还是会把重心放在消费类家用机器人上面,我们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希望在家用消费类机器人这方面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更多的附加值。我们目前不会考虑其他的行业,因为我们认为消费机器人和家居机器人这一块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下一步我们会考虑怎样利用我们通过扫地机器人获得的数据,为消费者带来附加值,让他们能够把这些数据应用到自己家里其他的智能终端上面,实现一个智能的智慧家庭生态系统。
动点科技:之前 iRobot 开放了一个编程功能给小朋友体验,这是一个营销的企划还是说这个功能会一直有?
Kelly Zhang( iRobot 中国区业务的负责人):这是 iRobot STEM 项目的一部分。iRobot 对 STEM 教育一直很重视,在美国麻省的贝德福德 (Bedford) 总部,我们每周都会开放,让学生来参观 iRobot 历史长廊。iRobot 历史长廊展览了很多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各种各样的产品,背后有很多故事。我们在美国也有价格亲民,可编程的 Create 教育机器人,可以让学生感受编程的乐趣。 美国著名的国家机器人周活动 (National Robotics Week),就由 iRobot 于 2010 年联合美国国会倡议发起,旨在激发青少年学习机器人知识的兴趣。
2016 年,iRobot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市场开拓的同时,我们也积极与中国高校保持紧密联系。今年 5 月,我们还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举办的‘第三届新生杯科技创新大赛’赞助了一批具有开放编程接口的 Roomba 扫地机器人。世界上永远会需要更多的工程师、更多的科学家,只有这些人才能够帮助机器人行业更好、更成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