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早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大张旗鼓的布局,但对普通人来说,智能汽车到底是不是噱头多过实用?智能汽车怎样做才能变得越来越贴近人们的需求?在顺德举办的 2018 DTech 国际设计与科技大会上,奇点汽车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杜宝南、广汽传祺研究院前瞻设计部部长范志强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作为中国新造车势力代表之一,杜宝南谦虚地称奇点汽车是一家以出行产品为主的创业公司,而他负责的部分是从规划产品的定义、参与出行方式的研究,还有最主要的是车机,设计相关用户体验方面的事情。

谈到当前的工作内容,广汽传祺研究院前瞻设计部部长范志强表示,自己主要围绕研究类的分析展开工作,以设计领域为主,一方面关于未来前瞻性概念的设计,一方面是用户体验及交互设计。这些对未来前瞻性的思考和探讨是他们目前所做的工作。

如今关于智能汽车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面对智能汽车的概念,普通民众似乎也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误导,对于“智能汽车”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呢?

广汽传祺研究院前瞻设计部部长范志强认为,他们的团队内部并没有非常明确去定义智能汽车,在设计研究过程中,更多去关注未来的科技,它带给用户哪些价值。“我们对智能汽车的理解,更多是偏重在无人驾驶的各个级别,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大前提,在各个级别的无人驾驶阶段,它有哪些技术可以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我们并没有去定义这个边界,我们也是担心一旦把边界定义清楚了以后,可能会影响到设计师对智能汽车或者是对智能科技、对用户带来价值的思考,我们综合地看,没有把它框死。”范志强说道。

对于这一观点,奇点汽车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杜宝南也表示同意,但有一点不一样的理解,他表示,智能汽车和传统车有非常不不同的地方:“传统汽车从买了之后,到它报废的那一天,它的硬件不会产生升级换代,这个车也不会陪着你一起成长,它还是停留在十年前的状态,真正的智能汽车是能够伴随着你一天一天的成长,它能够更新,它能够和你交互,能够学习掌握你的日常习惯和喜好,逐渐变成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更像大家理想状态下的智能汽车。”

对于未来的汽车,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酷炫的外表,而如今的新车也被设计得充满科技感,这不仅存在于外表,更多的是内在。在设计方面,智能汽车的设计和传统汽车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杜宝南认为,如果从开发流程上来看,其实基本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对智能的理解和大家实施的具体步骤。杜宝南说:“并不是说所有概念设计都能够量产,任何一个描述得再好的愿景,最后一定要面临落地的窗口,落地的窗口会挑战你的供应链体系和你的配套能力、生产职能管控等各方面,酷炫并不是唯一的,但是作为设计师来讲是很高的诉求,但以实现来讲,它还是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范志强表示,关于智能汽车的思考,会从设计本身来解读这个问题。“传统汽车在过往百来年的发展过程中,到今天为止,智能汽车在设计和在设计过程中的分工,以及要相应满足的生产约束和法规约束是越来越完善和越来越固定。一定程度上来讲,传统汽车的设计空间越来越小,设计师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少,但是对于新科技的出现,包括各种技能化技术的出现,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比如说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会导致整个汽车架构的颠覆。一定程度上来讲,会给设计师更多的空间来做更炫的设计,虽然不一定能全部实施,但是它的设计空间更大。”范志强说道。

汽车在未来所带来的场景已经不远远是驾驶的场景,伴随着一起出现的还有很多其他的概念。在设计未来概念车的时候,还有什么概念可以放到车上呢?

范志强表示,对概念车的设计,自己的体会非常深。“概念车最早只是把它定义为对于未来出行研究的项目,但是我们做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在里面。未来出行研究,一定程度上来讲,还是把它当作汽车来看,整个研究过程,要提出很新、很具备颠覆性的想法是很难的。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去汽车化的设计,大家要完完全全跳出原来的思维,才有新的想法。所以我们提出了新的用车理念‘车停了,生活开始了’,我们关注点不在 A 点到 B 点,不在传统功能定义范围内,要研究未来用户要买你的汽车,所以倒逼你思考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我们去年广州车展发布概念车的时候,提出了‘去汽车化设计’的理念。”

范志强表示,概念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停下来,上车之前或者是下车之后;一个是车开的过程中,而全世界对这个部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广汽在过往的概念车中也做了大量的思考。

范志强说:“无人驾驶状态下,很多人做了很多的研究,可以在里面开会,可以在里面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关注点是车不开的过程中,你能做什么?我们提出了居家模式,车不开的时候,整个会变成你居家的环境。我们的想法是,对于未来的年轻人来讲,他以后会不会还需要固定的场所和空间变成他的房子?而是在车里面就可以解决很多住房的问题。当然不可能很多问题都在车里面解决,但是否可以有类似青年客栈的地方?具有相同的喜好,或者是具有相同背景的消费者可以到那个地方扩展他更多的生活,包括未来年轻人对家的思考也会发生变化,不一定下班就回到固定家的场所,而是在车里就有家的感觉,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给你更多的生活可能。”

在这方面,奇点汽车也有它自己的定位。杜宝南表示,在研发时,除了不断升级和逐渐适应用户习惯之外,多场景的应用也应该是后续车辆设计的一个重点。“虽然今天谈的是车辆,其实我们更愿意把它定义为新型的终端,只不过这个终端和汽车比较像,将来大家在移动终端里面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使用的常规习惯,能不能在这个场景中同时的发挥作用呢?起码目前的常规车辆来讲,它是无法体现这些功能的。所以从我们的车,包括明年上市的车里面,我们在这方面是可以做到区别于目前市面上的交通工具。”

车的科技感越来越丰富,融合了各种新技术,触摸屏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还有哪些新技术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用车体验呢?

范志强认为,设计在未来面临的挑战是,怎么把各种科技服务于用户,更好的整合放到出行场景,实现更多使用价值。这也是对设计提出的新挑战,这个时候也是一个新的价值增长空间。他说:“我们的概念车也用了很多黑科技,比如说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技术和一些交互方式,设计做的很重要的工作是怎么把这些科技整合起来,创造出用使用的场景,实现更多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用到电磁玻璃,这个玻璃通电就是透明的,不通电就是不透明的。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科技都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用户用车的体验。关键是设计师要设想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这个场景里面需要什么样的高科技技术服务到我们的用户。未来对设计师的挑战更多,但是也能给设计师做更多的创新,留下更好的空间。”

杜宝南说:“大家常规生活中发现的很多技术,以前不太应用到汽车行业,因为受到各种门槛的限制,但是现在都可以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东西,我们觉得用户体验是非常好的,我们愿意尝试把它往移动平台上装。我们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配置,在我们车辆的车头和车尾分别有两块对车外的屏幕,这个屏幕能够和周围环境进行交互,当时的设计初衷,2015 年的时候,国家开始要求机动车礼让行人,但是在国内一般都是行人避让机动车,我们基于这个现象,怎么能让他知道你让了他呢?于是想有一个块屏幕,可以语音控制说‘你先行’。以前我们做微博的时候,每天都写一条心情,但是车辆开出去了之后,车头的屏幕也可以做这样的娱乐功能去编辑,车尾的屏幕就更好玩。还有一点是经常有车会开闪光灯,现在可以从这个屏来告诉他‘请关闭闪光灯’。”

不论是广汽,还是奇点,从造车的设计、科技应用等方面,中国的汽车企业离国外的技术和设计还有多远?

杜宝南认为,从造型设计领域,包括应用的手段、积累的经验、开发流程的掌握,应该已经没有什么差距了,或者说差距很小。杜宝南说:“在工程实现、制造等相关领域,虽然新能源汽车没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核心部件,去掉以后也可以有机会弯道超车,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难度,真正核心部分的技术,很多确实也还在国外的大公司手里,比如说底盘调教。中国市场最好的是,政府和市场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去赶超他们。”

范志强表示,从设计角度来讲,中国和国外的汽车在视觉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甚至某些设计还超过了国外的设计。他说:“我们把中国汽车品牌的 logo 盖上之后,和外资车企的车放在一起,消费者不一定能分辨出哪些是中国汽车,哪些是外国汽车。除去汽车设计本身,包括汽车产品技术方面,里面有两点,一点是全球化的优质技术资源整合能力,还是有一些差距。第二,在设计层面,我们过往对于汽车的设计会比较关注外观造型、内饰造型、色彩面料,但是未来的汽车设计里面,它更多的会从一个系统去规划和发展你所有设计相关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体验。对于设计的竞争来讲,应该是全体系的竞争,未来的汽车设计,差距在视觉层面越来越小,但是体验层面各方面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对消费者来说,能够早点体验到智能汽车当然是最好的,但智能汽车的普及难免遇到一些障碍。范志强认为,这些障碍有很多层面,最主要的在无人驾驶技术:“首先是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安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手动驾驶更可靠,但是用户是否放心?心理障碍层面,可能会是未来智能汽车真正大量走入我们生活中的很大的阻碍。技术层面来讲,我们已经能够预感到技术成熟点,技术层面不是问题,主要是用户心智成熟方面。”

杜宝南表示,除了无人驾驶的原因之外,价格也是一大障碍:“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比,并不是很便宜,价格还是有一个门槛,像我们的车是 20 到 30 万。购买新能源车的人,我们的用户群,家里肯定不是第一台车,肯定有别的车做备选,但是他本人对环保的观念有高度的认知。”除此之外里程焦虑也是一大问题:“北方能不能卖,南方能不能卖,比如说零下 40 度以后,电池就会衰竭。这些问题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解决掉,成本下来了,观念跟上去,续航里程根本就不是焦虑的点。”而最重要的部分在于,现在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样品让大家理解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概念:“这个概念没有普及,大家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比别人先进在哪里?其实我觉得也需要一些非常好的案例,比如说蔚来汽车,新能源创业里面比较好的良性标杆。我们自身也会用我们的智能产品来验证这件事情,我们的车起码可以升级换代,每天停在家里面之后,以前去维修厂才能做的升级、查故障等,基本上后台都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