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碰撞交叉一样,社交产品也存在一条线上向线下彼此融合的演变趋势。木心说,你害怕的不是孤独,而是反感面对孤独带来的恐惧。张小龙说,有一亿的微信用户将微信开启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frog最新年度报告也说: 近十年的界面和用户体验设计都是以吸引人们“上线”为核心。但如今企业需要创造出高粘性、有价值的数字产品,融入用户的生活,而不是占据他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新一代用户体验和界面的设计和技术不仅能优化线上体验,还将改善我们的线下生活。那么在层出不穷的社交类产品中能否让出现一款让人从虚拟的线上互联走向一种真正产生情感归属的呢?

和这款产品的名字一样,这家公司想要从文化艺术现场,也就是Liveshow做切入,让同处一片摩登天空的歌迷通过同一场景或兴趣相投的小伙伴来分享对精彩瞬间的体验,表达对音乐的自我态度进而获得同感.你也可以理解为给自己的尖叫找到“组织”,让体验感得到延续。

怎么会想到做这样一款产品:

王博对动点科技表示:他一直想要将线下行为和线上内容结合起来,为每个人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兴趣圈子。”而下一代的互联网产品,必须在真实场景中寻找价值创造。 下一波的消费浪潮会出现在体验消费上。同感激发的线下行为,由于源自兴趣,可以做调动感情的消费,从而牢牢抓住以下群体。一句话,线下行为在变现效率和场景上,远远优于线上的。”

具体玩法和产品逻辑:

目前产品还处于打磨上线迭代阶段,只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荐资讯功能。比如一些小众乐队在哪哪嘎啦角落空间里的演出信息等,你可以表示加入的兴趣添加到自己的收藏夹(但不提供票务服务),也可以发表一些观后感,让同场的朋友对你表示一些“同感”给你点赞。但产品想要做的远远不止,在产品规划的蓝图里更多体验的应该是社区价值——如分享兴趣:多维度感知;个性化推荐;消费社区;MVP。在这个体验闭环内,是「消费+社交+内容」的无缝整合让用户不需再跳转多个App可以获得一站式体验闭环。

产品数据和商业模式

目前完成iOS App和小程序的开发,平均3天更新版。用户数据方面拥有六成的女性用户,29岁以下的用户超过了绝大部分。在无推广的情况下不到3周被,用户已近千。

目前已经有多个乐队、厂牌对于入驻产品感兴趣,这部分存在商业合作的可能。用户中产品所要抓住的用户主力一部分是为了体验买单的上层中产,另一部分同样是不缺乏消费能力的年轻消费新世代。

未来发展规划

王博和他的团队告诉动点科技,目前已经与北京所有大型LiveHouse均已建立联系,未来的合作方式将存在于包括但不局限于VR现场、艺人专访、同感榜单、深度回顾等生态内容。未来还将持续探索产品的体验,挖掘用户和艺术家的潜力和价值,让更多人一起来具备同感。

产品创立于去年八月,目前处于种子轮,投资方来自中信创新孵化(深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团队在人机交互设计,媒体与市场营销,大数据和移动社交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团队成员来自于国内外顶级机构以及学府。CEO 王博16岁考入知名高校,21岁获得卡耐基梅隆学院学位。 在美期间曾换过3家创业公司 ,覆盖过美国大部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产品设计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

小小总结:

这片市场虽然很大,但如何拉动演唱会受众情感需求汇集到线上并保持黏性不是一件易事——拿苹果自家最近关闭的一项服务来说,Apple Music 发布三年多以后,有砍掉了一个叫做「Connect」的功能。Connect 在 2015 年随 Apple Music 一同问世,苹果希望用它连接起艺人和粉丝,用户可以在上面看到关注的艺人发布的新曲、照片、视频、歌单、采访和博客等,这被看作是苹果在社交上的一次尝试,Connect 在底部导航栏中占得一席,也足见苹果对它的重视。然而,Connect 虽然在刚上线时热闹过一阵子,但很快就沉寂下来,很多艺人基本只是在初次亮相时象征性发一些内容,后续便不再有更新。试想,就连背靠自家遍布天下用户数的苹果都在音乐社交服务上失败了,后来者要想唤醒一份貌似热火的参与者们的同感又谈何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