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云服务商金山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正式上市招股书,拟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KC”。
根据SEC文件,IPO前金山云共有三大机构股东,金山软件持有53.8%股权,小米持有15.8%股权,雷军持股15.8%。由于雷军同时是金山软件和小米公司的实控人,因此雷军目前也是金山云的实控人。
目前,雷军实际控股的公司已有三家上市,分别是2007年上市的金山软件,2018年上市的小米集团,2019年上市的金山办公。这意味着,金山云成功上市之后,雷军系商业帝国将集齐四家上市公司。
国内独立云计算厂商迎来上市潮
回顾金山云的成长之路,自2012年11月获得小米科技182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后,金山云已经历了四轮9次融资,融资总额高达10.2亿美元。金山云羽翼丰满之时,2019年12月,金山软件发布公告宣布分拆金山云业务,并支持后者独立上市。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金山云营收分别为12.36亿元、22.18亿元、39.56亿元,三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75%,可以说实现了高增长。对应的净亏损为7.14亿元、10.06亿元和11.11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金山云成立至今累计亏损达到49.021亿元。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云服务市场。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50亿元增至2019年的16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7%,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5633亿元。
广阔的市场空间下,国内独立云计算厂商迎来新一波上市潮。在金山云之前,今年1月份,UCloud已经作为“云计算第一股”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277亿元。国内另一家云计算公司青云QingCloud也在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申报稿),拟募资11.88亿元。可以说,云计算行业的竞争正在进一步变得白热化。
小米贡献三成收入,独立云定位受质疑
金山云在公有云市场份额上并不占优势,但在招股书中着重讲了一个“独立云服务提供商”的新故事。
根据Canalys的报告,目前,阿里云在 2019 年是国内公有云市占率最高(46.4%)的云计算平台,腾讯云(18%)位居第二,百度智能云排第三(8.8%),亚马逊AWS则占据了8.6%的市场,金山云等其他云只占有小份额。
绕开市场份额,金山云在招股书中塑造了其“独立云计算公司”的定位,并引用了Frost&Sullivan的报告数据来佐证这一点:2019年,金山云IaaS和PaaS公共云服务收入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为5.4%,是中国最大的独立云服务提供商。其中的“独立”指的是“不属于任何涉及可能与客户竞争的广泛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云服务提供商”。相比较而言,占据了云计算市场份额大头的阿里云、腾讯云等属于非独立的云计算服务商,云计算业务只是所属公司的业务之一。
随着云服务的广泛运用,如果企业和非独立的云服务商有商业竞争,就可能会和非独立云服务商出现利益冲突。这给独立云服务商留下了发展空间。
但是金山云的矛盾之处在于,金山云背后两大股东金山集团和小米也是其重要客户。两大股东分别持股53.8%和15.8%,占比总和已接近七成。此外,过去三年,金山集团一直是金山云的客户,为金山云贡献了6.829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小米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以占营收27.0%和24.6%成为金山云的最大客户,2019年以14.4%位列第二大客户,过去三年小米总共贡献了14.4亿元人民币的营收。
另外,作为小米CEO、金山软件董事长的雷军从2015年4月开始担任金山云的董事长,个人持股占比为15.8%,甚至超过金山云CEO2.1%的持股比例。
基于这些事实,金山云宣称的“独立”定位难免受到质疑。
小米生态中AIoT布局的重要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金山云招股书中提出,约有25%的融资资金将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和物联网方面的技术开发。事实上,金山云在2019年推出的AIoT业务,就是与小米等合作,提供包括云平台软件和AIoT设备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招股书还披露,金山云正在与小米共同开发边缘计算应用程序。
可以说,金山云是小米生态中AIoT布局的重要一环。
在技术创新上,云技术是一种用于创建和构建下一代应用程序的新方法,能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边缘计算等领域发挥作用。5G技术和AI正成为智能物联网的驱动力,智能物联网要求快速的数据传输、弹性的计算资源、强大的互连性和设备控制能力,都对云服务产生了需求。雷军也曾公开表示,小米的物联网硬件体系需要一家基础的云服务公司。
目前,小米IoT平台支持设备近2000款,智能设备连接数超1.32亿台。依托小米生态链的上下游支撑,金山云可提供从平台、终端硬件、到传感器设备的全面“云+AIoT”技术服务能力,在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实现落地。
近期因瑞幸咖啡引发的中概股危机背景下,金山云的上市之路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不过,逆势上市或许是因为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自信,科技中概股也需要更多有硬实力的公司来挽回声誉。
领鸟云CEO张明对此发表评论认为:“目前,云计算市场天花板比较高,可以承载若干上市公司。云化之后的AI时代也更加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