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晟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晟视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邦明资本、浙大创新院(浙江大学科技成果投资转化平台)跟投。本次融资款项将主要用于公司心血管领域诊疗软件的注册以及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研发与临床注册。

晟视科技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计算仿真、体外模拟实验平台与技术,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无创、精准的心血管领域辅助诊疗产品和急重症机械循环辅助系统。

晟视科技目前主要涉足的是心血管领域。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患病与发病人群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共有心血管病患者逾3.3亿人,其中冠心病患者1100万人、心衰患者1370万人。上述患者中,患者心功能随着病程进展逐步恶化,在各种病因或诱因下,需要机械循环辅助的患者数量每年超过100万。加之医疗影像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生物流体力学技术与之融合,不仅能推动心血管疾病内科领域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辅助诊断、疗效监测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同时也促进心血管外科、介入、微创科室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功能评估等临床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以冠心病为例,我国每年PCI手术量超过百万,基于传统冠脉影像数据对冠脉狭窄情况的判断不够准确,尚缺乏快速、准确的冠脉缺血功能学评价数据。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有创FFR(血流储备分数)结果作为PCI手术指征,而晟视科技的CardioSim FFR-CT软件能够以无创方式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冠脉狭窄数据。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CardioSim FFR-CT采用全球独创的降维计算流体动力学算法,具有数据依赖性小、适用性广、计算效率高等优势。此外,公司还致力于挖掘CTA、MRI和超声等医疗影像数据的应用价值,在冠脉、大血管和结构性心脏等临床应用领域开发储备了系列无创精准诊疗产品。

机械循环辅助是一种生命支持技术,是心脏急性事件及终末期心力衰竭等症状的重要“桥梁”治疗手段,临床需求量及需求刚性极大。然而,此类产品技术壁垒极高,我国医疗研发基础还较为薄弱,目前仅有极个别应用场景的产品获批,而满足大量临床需求的高端产品还严重依赖进口或者处于技术受限状态。

以美国Abiomed公司的经皮置入左室辅助装置Impella为例,它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获批的超小型心脏泵,因为其置入方式简单、创伤小、心脏血流特性改善效果好,该产品年销售额接近10亿美金,主要应用于高危PCI和急性心源性休克的术中支持。然而这样一款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产品仍然未进入中国市场。

除此之外,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ECMO装置需求进一步得到临床的重视。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全国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均须配备ECMO,我国对于ECMO的需求年增长迅速。但ECMO核心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在机械循环辅助高端医疗器械的使用方面面临的困局。

晟视科技依托公司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和实验模拟测试技术,独立设计研发出数款中、短期机械循环辅助产品,有效解决了该类产品常见的溶血、凝血、长期稳定性差等核心难点技术问题。其产品结构创新,核心部件均为全球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实现所有部件国产化。其引入航空航天级质控体系与可靠性研究方法,确保产品设计开发安全有效。借着此轮资金的助力,晟视科技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高效地迭代出真正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晟视科技创始人高琪表示:“医疗行业关乎民生,很荣幸能从医工结合的角度参与到这么重要的事业上来,我们是怀着一颗责任心和敬畏之心去从事这个行业的。这个行业是需要积累的,目前晟视还在沉淀,相信通过努力终将实现我们‘用科学关爱健康、用技术守护生命’的目标。”

元生创投合伙人阴杰表示:“心血管领域作为最大的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之一仍然充满较多的临床痛点,而相关产品的国产替代在尖端技术领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高琪教授及其团队创造性的将流体力学相关底层技术应用于心血管医疗领域,为我们打开了在尖端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自主创新的大门。我们看好团队在医工交叉领域的持续创造性和工程化能力,看好团队在产品打磨中精工细作、追求卓越的精神,看好晟视科技成为国产尖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典范。”

注:具体融资金额由投资方或企业方提供,动点科技不做任何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