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两会季,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科技领域依然是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

2021年,我国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丰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具体来看,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22年政府工作的九个重点,包括宏观经济、企业纾困、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生态环境、民生等,其中涉及多个重要产业的发展,动点科技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5G

5G是国家在通信上实现赶超的关键技术,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战略高地。目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布局5G相关技术,希望在5G标准上拥有更强的话语权,以实现在5G上的领先地位。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国家高层多次发文要强力推动5G新基建发展,而且要以5G发展作为托底经济的核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5G规模化应用,这也是信息通信行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今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东数西算”工程也有利于5G的发展。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了约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到全球6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网。到2025年,5G基站累计数有望达到500万个。

2.智慧城市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各部门、各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战略部署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智慧城市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建设智慧城市,国家层面此前已陆续发布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指导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地方层面积极推进。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多、发展潜力大、创新实践多,并在服务效果、治理模式、数据资源、数字科技、建管模式等方面发生转变;未来,在强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公平普惠、深化城市数据融合应用、优化新型智慧城市生态等方面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3.数字乡村

今年1月末,国家十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建设数字乡村。

根据《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年)》和《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数字技术正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浙江、江苏、广东、湖南等省份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政策文件,117个县(市、区)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随着数字化应用日趋完善,数字乡村广袤的下沉市场逐步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截至2021年6月,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达2088.2亿元,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8%,有效打通了农村消费升级和农产品上行的末梢循环。

4.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是国家实现制造强国的重点发展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

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晚,通过长期自主研发、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积累了众多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技术。目前产业下游发展兴旺,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出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兴起,也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消费需求。

同时,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各种战略规划和政策,不断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在市场需求拉动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连续多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随着产业链日趋成熟、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国产替代机遇,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有望取得更快发展。

5.人工智能

强大的研发实力、海量数据以及相对较低的技术人员成本将共同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未来发展。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858亿元,占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12.2%,预计2022年将达到3705亿元。

劳工短缺及劳工成本增加、有利的政策支持、有利的政策支持以及消费者需求增加都驱动着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中国正崛起成为人工智能市场上的全球领袖之一,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商业化落地的先驱市场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人工智能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中,在国家新基建发展规划的政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如虎添翼。

6.新能源汽车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混和动力、纯电动乃至氢燃料汽车,不仅是中国出口的“金名片”和本土市场消费升级的新选择,而且正在加速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国产新能源汽车不仅飘香海外,也成为国内消费者的“主动选择”。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14.8%,这意味着每销售7辆车中便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相比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今年初,乘联会也将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期上调为5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这意味着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将达到25%。

7.绿色家电

绿色家电是指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高效节能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在报废后还可以回收利用的家电产品。目前,绿色家电尚未在我国的家电市场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业务,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就在一份关于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通过企业让利、降低首付比例等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家电业绿色化趋势开始越发明显,包括海尔、博世家电等品牌纷纷宣布将持续推动绿色家电的普及,在双十一售出30万件绿色家电之后,天猫也宣布今后将设立绿色家电专区并长期开放。

8.碳中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9.电商(农村、跨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和城乡网民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农村电商行业的交易规模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高速增长。2020年,农村电商交易规模突破3万亿元。

而自从面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跨境电商平台也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采购的重要渠道。2020年,跨境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约13万亿元的水平。

中国目前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B2C销售额及其占零售额的比重均位居RCEP成员国第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相信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的农村电商与跨境电商业务规模都能取得进一步增长。

10.物流

电商和物流是产业链中相邻的两个环节,在发展电商的基础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快递物流配送、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

进入“十四五”时期,物流政策体系所涉及的政策内容更为全面,政策重点更为突出,政策倾斜更加明确。为了建立能够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贸物流体系,政府势必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再上三百万亿元新台阶,达到300.1万亿元。目前,我国的高标仓缺口处于高位,冷链物流具备高成长性。

11.中医药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享誉盛名的三大国粹之一,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拥有完善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医药市场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随着人口老龄化、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带来对医药需求的增长,全民医保带来需求扩容。未来3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约14.2%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071.7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