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绝对是2022年的一大热词,年内各种产品发布与品牌营销中都出现了数字藏品的身影,无论是文化、传媒、消费、娱乐还是艺术收藏、教育、科研,数字藏品的应用已遍及各个领域,2022年数字产品行业有哪些大的事件,未来的趋势发展又将如何?9月2日下午,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博中心主会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区块链分会执行副会长潘海洪正式发布了2022中国数字藏品产业发展报告。

1.发展背景

基于“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数字产品已成为建立新的流通手段、拓展新的市场可能、构建安全可信高效的市场环境,激发传统产业活力的重要推手,有利于解决产权侵权风险高、交易信息不透明、流程追溯困难以及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利用手段匮乏等痛点问题。

数字藏品是以自身收藏价值和版权价值为交易基础,使用区块链加密技术进行唯一标识以确认权益归属,并且能够实现流转追溯的非同质化数字作品、艺术品和商品。与国外NFT产品侧重于数字作品的资产属性和流转价值不同,国内区块链数字藏品在借鉴国外NFT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秉承合规化。去金融产品化的原则,探索出我国独特的区块链数字藏品应用发展路径和以数字资产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更加关注作品本身的价值,锚定其版权价值和收藏价值。每一个数字藏品在区块链上都具有唯一性,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流通,丰富了传统资源利用手段,充分发挥了区块链技术在商品流通和版权文化传播方面的价值。

2.市场规模

据统计,2021年我国的数字产品的规模约是1.5亿元,今年整个数字藏品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市场预期,预计到2026年整个行业规模将达到150亿,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自2021年上旬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大厂推出数字藏品以来,国内数藏平台得以快速发展。国有单位、上市公司纷纷入局数字藏品产业,平台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

截至今年7月底,国内新增数字藏品企业64家,国内数字藏品企业累计已达到227家。但数字藏品发行多而不精,同质化严重,以二级市场为营销重点的策略导致炒作盛行,数字藏品产业监管亟待加强。

同期,国内数字产品平台已经超过700个,多布局在小程序、网页以及移动应用端上。其中,包括数10个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如阿里拍卖、鲸探、幻核、小度寻宇、灵犀、元视觉等;20多个具有国资背景的平台,如NFT中国、Hi元宇宙、虚猕数藏、海豹数藏、唯一艺术等;7个具有央媒背景的平台,如灵境·人民艺术馆、时藏、新华敬藏、元什、豹豹·吉春宇宙、人民科技数字藏品、光明艺品以及数百个中小企业搭建的平台。

经过2年时间移动端数字藏品的相关软件数量已经从12个增长至58个,现已逐渐渗透到文化、娱乐、体育、消费产业、元宇宙等多个领域。软件数量越来越多,涵盖范围也越来越广。

从每月发行的数字藏品数量上看,在过去的一年中,数字藏品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2022 年起,单月数字藏品发行量开始突破百万级别。其中,2022年5月表现最佳,发行数量达496.9万件,发行总额近1.5亿元。但在6月份,数字藏品在发行量和发行总额上均显著下降。

3.应用场景

从产品视角看,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场景包括收藏品、艺术品、游戏、元宇宙和应用程序等,并且在持续拓展。数字藏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唯一标识确认权益归属的实体物品或者数字原生物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具有收藏价值、注重版权保护和资产稀缺性,唯一性的产业领域。

从产业视角看,目前涉及的细分产业可以分为文化、娱乐、体育、消费品产业、元宇宙和教育、科研、金融等其他产业,主要应用于收藏、IP开发和唯一性标识用途。其中,文化产业是目前应用场景和藏品开发最为丰富的产业。

4.年度概况

年度大事记

(1)国内头部企业纷纷上线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开启国内数字藏品发展热潮。

(2)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组织开展“NFT平台与产品评测团体标准”研制工作。

(3)央媒新华社率先发布中国首套“新闻数字藏品”。

(4)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发起《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

(5)工信部旗下天工数藏平台上线。

年度应用场景

(1)传统文化可信传播

基于区块链的文博类数字藏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唯一标识确认权益归属的数字作品、艺术品和商品。将文博类作品数据信息以区块链数字化技术呈现,是生成文博类数字品的本质。实践中,通过NFT技术将文博文创类产品的唯一标识符ID和反映特定数字藏品特征信息的元数据链接(例如产品属性、描述、访问链接、创作者及创作时间、持有人及流转信息等)上链,进而能够在区块链网络中标记出其所有者,并对后续的流转进行追溯,保证数字作品在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真实可信,有效保护发行者版权和消费者权益。同时,将文博作品的权属存储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上,并结合3D渲染等技术提升视觉体验​,通过线上渠道限量发行,有效解决传统文博产品传播渠道单一、交易渠道和受众群体受限、藏品收藏和版权维护难的痛点。

(2)传统产品服务化升级

产品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体产品信息上链,以摆脱不易保存、销售渠道受限、展示不便、设计产权不明确等痛点;通过数字藏品平台将实物产品与数字藏品绑定,实现数字藏品与实物产品的相附相生,拓展线上交易渠道。消费者方面,通过一定条件可直接参与数字藏品的铸造及发行,实现定制化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在实体产品内植入NFT芯片。消费者可以用手机来感应芯片进行真伪鉴别的同时也实现了NFT(数字藏品)领取的功能。创作者方面,创作者在数字藏品平台所创作的数字藏品具有独立版权,享受该款数字藏品销售分成的同时,也可享受相应产品的销售分成,使得“保护知识产权”不再是一个口号。

(3)消费品数字化传播

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复杂数据的标记,实现可追溯流转的数字形式商品以及实体资产与数字内容的认证与确权,不仅实现了实体资产的数字化表达,并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形式商品的收藏与交易价值。

在品牌营销板块,数字藏品的特征与品牌营销涉及的会易管理、品牌积分和激励体系等进行深度融合,赋予品牌新的内涵和承载方式:一方面,消费品通过数字化形式进行销售与转卖,将消费者对实物的体验转化成对虚想内容的体验,品牌营销的创意空间和价值边界将无限扩展;同时,品牌可以通过对数字藏品背后的权益承载范围进行设计,促使消费者从原有的单纯购买者转变为品牌的权益拥有者,为品牌的生态构建带来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数字藏品开辟了IP价值拓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原有IP的进一步加工,使其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便于开展IP的新概念营销,符合当下Z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此外,昂贵的消费品也可通过数字藏品的链上流转形式保证其真实性及唯一性,展现品牌的独特价值,这在汽车、奢侈品、酒业等大消费行业能发挥突出作用。

(4)艺术品可信公平交易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艺术品上链记录,追踪其交易流转路径,生成所有权归属证明,并通过节点共享账本保证其真实性,增加篡改成本,降低艺术品被篡改的可能性,为数字文创内容的构建、确权、流转全流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构建可信透明且有约束力的文化产业运营机制提供强大保障。

同时,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有助于减少中心化平台的抽佣分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容创作者的地位,通过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创作者能从藏品的后继流转中获得持续性的版税收益。数字化形态的艺术收藏品使得交易范围不再局限于某几个拍卖公司可实现多个交易场所的定价对比,得到更具有综合性质的收藏比价。

5.问题与挑战

(1)数字藏品规范性不足;

(2)数字藏品模式可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

(3)数字藏品可能侵犯消费者权益、侵害他人著作权。

6.发展趋势

(1)数字藏品规模持续增长;

(2)数字藏品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应进一步加强;

(3)消费产业数字藏品快速发展;

(4)数字藏品进一步助力元宇宙虚拟资产流通交易系统完善;

(5)数字藏品应用场景广泛拓展,助力新领域数据要素的确权和流转;

(6)市场合规与监管不断完善,数字藏品交易安全性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