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风投机构Golden Gate Ventures和Venture East日前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预测,2023年期间,印度和东南亚气候科技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为1020亿美元,并且这一数字有望在2030年时增长至3500亿美元,实现近20%的复合年增长率。

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气候科技行业的投资规模为超700亿美元,上述两地在其中的占比为7%。不过,这一数字预计会在今年减少至362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也强调称,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国际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政府、企业、企业家、投资者都在努力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以减轻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而其中,印度和东南亚等大型新兴市场正积极接受气候科技的投资和创新。

Golden Gate Ventures的相关人士表示,东南亚和印度的政府机构都在加倍努力进行市场决策政策的转变。以此出发,可持续发展会计、垂直农业、能源效率和电动车等关键技术将在未来五年内得到主流采用···在该人士看来,当下,东南亚和印度正处于气候科技爆发的转折点。

两家机构在报告中写道,现阶段,东南亚和印度的政策变化和逐步转向统一的碳交易体系已经在整个碳市场生态系统中产生了积极的连锁反应。体现在整体方面,目前,全球碳市场总额为略高于30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至330亿美元。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的碳抵消需求为10亿美元。在2030年,该数字将增长到250亿美元——其中印度和东南亚将占100亿美元。

此外,报告表示,目前,印度和东南亚的监管机构正在针对需求和供应方推出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并努力增加充电基础设施——希望在提高电动车采用率的同时,促进电动车成为当地的主流出行选择。

报告进一步指出,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市场对电池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和东南亚也正在提供激励措施来促进电池的生产和回收,并且该地区中也正在出现关于电池管理软件、电池材料回收提取和二次应用方面的发展机遇。

最后,在农业方面,报告称,现阶段,气候变化正在为农业科技领域带来新的挑战。于此,该领域也需要提高效率,提升食品安全的多元性,从而为上述地区创造新的增长领域。

报告显示,在东南亚,农业约占该地区GDP的10%,但这一领域却雇用了超过20%的人口。并且在过去50年中,该地区与农业相关的碳排放量增长了140%。报告认为,东南亚农业价值链中普遍存在着效率低下现象。

不过,该领域也正在创造新的机会——如如何改善农民的农业投入、更环保的B2B农产品市场联系,以及适应甚至针对气候变化进行事先准备应对举措的的农业咨询服务。根据报告,基于2022年预估数据,仅东南亚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和农业咨询服务相关的市场规模就已达500亿美元。

报告称,随着当地政策的支持、农业生产力的继续提高以及更先进技术的采用,东南亚农业科技行业也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关于气候科技的讨论引发了外界对可持续会计、电动车和农业科技行业的更复杂的需求,而这些将是印度和东南亚未来十年的绿色黄金。”